正文 低碳經濟約束下的我國潛在經濟增長問題初探(1 / 2)

低碳經濟約束下的我國潛在經濟增長問題初探

經濟視野

作者:王坤明 程楊 王博臻

摘 要:隨著我國經濟水平的不斷增長,對資源的消耗量也在不斷增加,因此對於生態環境的影響也日益嚴重。這種以資源過度消耗、破壞生態環境為代價的經濟發展,不符合我國可持續發展戰略的要求。由於全球變暖現象的不斷加重,世界各國都開始重視低碳經濟的發展。而在低碳經濟的約束下,我國應采取相應的措施來促進潛在經濟的增長。

關鍵詞:低碳經濟;約束;潛在經濟;增長

低碳經濟是在保護生態環境,維持可持續發展的基礎上產生的。這一經濟發展模式一經提出,就受到了廣泛的響應。尤其是我國正處在經濟快速發展的時期,需要保持經濟的穩步增長,以實現我國工業化和城市化的發展。而這些發展需要大量的資源做支持,同時也會對環境造成很大的影響。因此,我國應當遵循低碳經濟的發展原則,充分實行可持續發展戰略,才能確保我國經濟發展立於不敗之地。

一、低碳經濟的內涵

由於近年來不斷升高的碳排放量,使得全球氣候變暖現象日益嚴重。而能源安全和氣候變化對世界帶來的影響已經迫在眉睫。因此,發展低碳經濟是當前世界背景下的必然選擇。低碳經濟的基本總之就是可持續發展,通過研發、轉型、創新等方式,降低高碳能源的使用和消耗,降低碳排放量,追求社會發展和環境保護的共同實現,促使經濟良性的發展。而在低碳經濟的發展過程中,一是要注意在生產、交換、消費等整個經濟活動過程中,始終保持低碳化。為了提高社會經濟發展的綜合效益,要最大限度的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爭取做到零排放。二是要注意在生產、交換、消費等整個經濟活動過程中,始終保持能源消耗的生態化。隻有做到這兩點,才能確保低碳經濟的綠色、可持續發展。

二、低碳經濟的重要意義

1.符合可持續發展的要求

我國實行的可持續發展戰略是一項長期的經濟發展模式,具體指的是經濟的發展既能夠滿足當代人的基本需求,同時又不會對後代人產生不良的影響,這也是我國科學發展觀當中的一個基本要求。而在可持續發展的經濟發展中,低碳經濟正是對其最好的體現。要想維持低碳經濟的發展,需要對自然資源進行大量的投入,對資源存量進行維持和擴充。同時,在大力發展GDP的過程中,盡量避免以資源和環境為代價,提高資源的利用效率,促使低碳經濟發展真正得到落實。

2.有利於調整產業結構

目前,我國正處於社會經濟迅速發展的階段,城市化發展也正處在急速擴張期。因此,大量的工業現代化和現代建築的不斷產生,需要消耗大量的石化、鋼材等資源作為建設基礎。而我國過去的粗放式經濟發展模式使得我國能源麵臨著極大的危機。為了能夠實現我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降低能源的消耗,就需要對我國現有的工業和產業結構進行調整和優化。從而使我國落實低碳經濟發展,減少碳排放量,同時最大限度的提升能源的利用率,實現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的和諧共贏。

3.實現跨越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