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低碳經濟與中國經濟可持續發展(2 / 2)

三、中國經濟可持續發展麵對的問題

低碳經濟的提出無疑迎來了世界新工業的一場新的革命。對於未來的經濟發展其方向無疑是低碳經濟,國家間的競爭也會變成是關於低碳技術、低碳規則、低碳產業等等相關問題的競爭。因此低碳經濟的發展對於我國來說也有著舉足輕重的意義,而且也是急迫的。但我國還處於發展中國家,在努力發展經濟的同時,氣候、節能燈多方麵任務也十分繁重,因此這對於我國在可持續發展基礎上的新的低碳經濟模式帶來了眾多的挑戰。

我國能源以煤為主,這個問題將對於中國低碳經濟的發展是一個長期的製約因素。而且現在我國正處於現代化、城市化、工業化的發展階段,高碳的氣體排放也在所難免,此外目前我國技術水平還較為落後這就大大的阻礙了低碳經濟的發展。同時我國成立的時間尚短,對於市場經濟嚴格來說也隻是短短的十幾年的發展,資本的積累遠遠不足,這就需要大力做好對外開放工作,以達到大量外資引進的目的。

四、中國發展低碳經濟的對策

低碳經濟是一場前所未有的革命,對於各國都是一個難得的機遇,對於發展中的國家尤其我國這樣的發展中國家可以通過主動謀劃、積極參與來實現共同發展。我國擁有世界20%的人口,作為一個對人類、對全球生態環境負責的國家,就可以利用國際的合作、相關產業政策、能源規劃、相關項目的扶持以及技術的研發和創新等等手段來進行低碳經濟的有效發展。這樣就能夠在經濟轉型以及成業革命中掌握主動權,將環境友好型的經濟發展模式建立起來,並且能夠找到環保的曆史責任以及可持續發展中尋找到平衡點。想要從根本上解決二氧化碳的減排問題就必須是通過在經濟發展的過程中不斷探索出多途徑的高效減排方式。

首先,做好“碳預算”。將“碳預算”與“十二五”規劃相結合,從各級地方政府部門著手,可以將該項預算放入到各級地方政府部分的預算之中,以後得任何一項政府決策的考慮點不僅僅在於資金的收入、支出,還需要將碳的吸收和排放納入其中。“碳預算”也要按人配額,以實現“扶貧”和“遏製奢侈浪費”的雙重功效。此外關於省際和地區間需要建立碳預算的相關支付機製。

其次,核電與水電比重增加,並將火電的比重降低。因為火電相比於核電屬於清潔環保型的能源,且水電屬於一種較為安全的清潔能源。水電沒有核輻射的危險,且與煤電相比,每一千瓦時的水電電量大約可以減少原煤用量500克和二氧化碳排放量1100克。

總而言之,中國能否在未來幾十年裏走到世界發展的前列,對於低碳經濟發展的相關調整能力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因此我國也應當盡快采取行動積極應對這種嚴峻的挑戰。

參考文獻:

[1]任力.低碳經濟與中國經濟可持續發展[J].社會科學家,2009,(142):47.

[2]董小軍.中國低碳戰略的兩件大事和七項對策[EB/OL].中國經濟新聞網,2010.

[3]邢繼俊.中國要大力發展低碳經濟[J].中國科技論壇,2007,(10):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