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騎兵團(1 / 2)

南京東北麵是大片的丘陵山地,山勢不高,山頭分散。如寶華山、青龍山、黃龍山等等。丘陵中間地區有大大小小十幾個山頭,就是著名的湯山。湯山因溫泉而得名,最高海拔隻有333米,東北連接寶華山,西南連接青龍山和黃龍山,緊鄰句容。一條寧杭公路橫貫而過,是東麵進入南京的必經之地。教導總隊騎兵團被部署在這裏,負責扼守寧杭公路這條咽喉要道。

騎兵團長王翰卿是廖耀湘的拜把兄弟,同是黃埔六期騎兵科畢業,兩人性情相投,而且王翰卿身材精悍威猛,時常照顧體格矮小的廖耀湘,因此情同兄弟。28日中午時分,突擊連進入了騎兵團在湯山的駐地,王翰卿在幾天前已經收到廖耀湘的電話,此時已經在團部等候了。

卞正中安排好突擊連休息後,前往騎兵團團部。一路上見不著像樣的戰馬,隻有幾匹瘦弱的騾馬和毛驢,在吃力地拉著輜重車輛。一群新兵雜亂無章地擁擠在一起,等待著點名分配。從那些滿臉木訥,驚恐未消的表情上,一看就知道是剛剛抓來的壯丁。各部隊經過淞滬會戰,兵員嚴重缺額,補充兵又實在太少,隻能就地強征壯丁了。

通訊兵已經提前到團部通報,卞正中來到團部時,看見帶著上校領章的王翰卿已經在門口等著自己了。卞正中不敢怠慢,上前一步準備立正敬禮,卻被王翰卿一把拉住手,“卞老弟不用拘禮,建楚讓我把你當兄弟,再說卞老弟在總隊早已經聲名遠揚,還得到委員長的賞識。聞名不如見麵,卞老弟果然英氣非凡啦!”

王翰卿身為上校團長,居然對自己如此客氣,卞正中很感激廖耀湘的照應。什麼聲名遠揚則實屬客套,自己攤上這要命的任務,就因為栽在這“聲名遠揚”上。現代的卞正中闖蕩商場多年,從來就是見人熟,他緊緊握住王翰卿的手,一臉恭維地說道:“王哥折殺小弟了,哪敢勞駕您親自迎接我,這一路目睹王哥的金戈鐵馬,真是氣吞萬裏如虎哇!”

這馬屁是卞正中信手拈來的,說出來才覺得有些拍過了。王翰卿略有神傷地搖搖頭,拉著卞正中的手進了團部。團部沒什麼特別,陳設比較簡單,隻是王翰卿的辦公桌上放著一匹木製的棗紅色戰馬模型,吸引了卞正中的目光。戰馬模型十分精致,前蹄騰空躍起,鬃毛抖擻飄逸,顯得惟妙惟肖,一看就知是王翰卿的心愛之物。

王翰卿愛馬,更愛他的職業,這是卞正中從這個戰馬模型上看出的文章。果然,王翰卿挨著卞正中坐了下來,歎了口氣說道:“騎兵團在上海打得不順,還沒有發揮威力就損失慘重,這些補充的新兵沒有大半年時間根本派不上用場,哪裏談得上什麼金戈鐵馬?卞老弟來得正是時候,建楚告訴我卞老弟見地獨到,對曆史軍事富有研究,我正想向卞老弟請教請教。”

卞正中看得出,廖耀湘為了讓王翰卿支持自己,一定把自己的牛皮吹上了天。這個時候謙虛是不合適的,隻能繼續冒充理論專家了。卞正中裝作詫異地問道:“騎兵團一直是教導總隊的寶貝疙瘩,人員物資都是最精良的,王哥有什麼困惑?不防說給小弟學習學習。”

王翰卿拿起木馬握在手上把玩起來,說道:“我們騎兵團是軍中的標杆部隊,以前一直是無往不勝。但在上海戰場上,騎兵團一直沒有表現的機會,戰後還聽到一些消息說軍委會要削減騎兵部隊。哎……我學的是騎兵科,幹了這麼多年騎兵,對騎兵團的前景不能不擔憂呀。”

卞正中明白了王翰卿的困惑,說道:“小弟沒有實戰經驗,但從曆史案例來看,我倒是有兩個案例,給王哥做個參考。”

王翰卿聚精會神地看著卞正中,看樣子他對廖耀湘的推薦深信不疑。卞正中繼續說道:“波蘭號稱是世界陸軍第四強國,騎兵是其陸軍的主要力量,不可一世。我在中央大學時做過一些德波戰爭的推斷性研究,不妨我倆來推演一下。德波邊境開闊平坦,我用德國步兵師攻擊德波邊境,你的騎兵如何防禦?”

王翰卿想了想,說道:“開闊平坦地形是騎兵的最佳戰場,我會在邊境修築大量步兵防禦工事,采取縱深逐次防禦,逐步讓德國步兵師深入波蘭國土。待敵兵力分散消耗,休整補充時,使用騎兵為先鋒發起反衝擊,衝垮你的防線,然後由預備隊步兵兵團完成合圍殲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