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影視產品走向國際市場的現狀與障礙因素分析
服務貿易
作者:張燕 劉峰 胡甜甜
經濟全球化背景下,貿易自由化向縱深發展,服務業貿易在國際貿易中的地位逐漸加深。影視產品貿易在國際貿易統計中為“視聽及相關服務”,它具有商業和文化雙重屬性。影視產品“走出去”占領國際市場,即可以獲得貿易利益,也有助於與其他國家和地區進行文化交流,更為重要的是,它可以弘揚傳播本國的文化價值觀和生活方式,是一國向國際社會展示和傳播國家“軟實力”的重要手段。
一、影視產品國際市場基本特征
(一)出口市場規模迅速增長,貿易格局不平衡
近年來,全球影視產品出口市場規模迅速發展,2005年出口總額為237.9億美元,2013年增長至近400億美元,年均增速9.1%。從貿易規模來看,全球主要出口國家(地區)包括美國、歐盟、加拿大、韓國、阿根廷、俄羅斯、印度、挪威、澳大利亞、日本和中國。美國、歐盟和加拿大是全球前三大出口國(地區),總市場份額超過80%。尤其以美國為代表,2007年出口規模已超過130億美元,目前占據全球約50%的出口市場份額;歐盟僅次於美國,2005-2013年,歐盟年均出口增長速度為7%,2013年出口額達到156.6億美元,占據全球40%左右的出口市場份額;加拿大出口規模相對穩定,目前占世界出口市場份額為12.8%。亞洲出口總額雖然較少,然而近年來以印度和韓國為代表,亞洲影視產品影響範圍逐步擴大,2013年,印度和韓國影視產品出口分別達到5.05億美元與4.06億美元,居於亞洲前兩位。俄羅斯、中國和日本則是亞洲另三大影視出口國,2013年,該亞洲5國占全球市場份額約3.4%。其他地區如阿根廷、挪威以及澳大利亞,目前的全球市場份額分別在0.9%、0.6%以及0.5%左右。
(二)消費市場多元化,歐盟是最大進口消費市場
全球影視產品前十大進口國(地區)包括發達地區美國、歐盟、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亞以及挪威,新興工業化國家韓國,以及金磚國家俄國、巴西與中國,進口消費市場呈現多樣化的特征。然而,歐盟是全球第一大影視產品進口市場,2005年進口總額126.7億美元,占全球總進口額67.3%,2012年達到139.8億美元,占全球總進口64%。值得注意的是,作為一個統一市場,歐盟進口總額中一半以上來自歐盟成員國,2005年該比例為51.8%,而至2012年,該比例達到60.3%,德、法、盧森堡、西班牙、英國和丹麥是歐盟前6大進口國,以法國為例,2012年其進口影視產品總額為18.81億美元,來自歐盟為9.29億美元,比例高達49.3%。加拿大和美國是另兩大進口國,近年來兩國進口額逐漸接近,2012年加拿大進口額為18.2億美元,占全球總進口份額8.4%。
(三)題材類型多樣化,動作、科幻、喜劇、冒險類型最受青睞
從影視題材出口類型來看,從劇情、喜劇、家庭、倫理,到動漫、驚悚、懸疑、戰爭,再到曆史、傳記、科幻、魔幻等等,種類日趨豐富。然而,根據THE NUMBERS 全球影視銷售與票房統計,近年來全球各年度最暢銷100部影視作品中,最受歡迎的類型是動作、科幻、喜劇、動畫、奇幻、劇情片。以2014年為例,全球最暢銷影視作品前5位為《冰雪奇緣》、《饑餓遊戲:星火燎原》、《銀河護衛隊》、《樂高大電影》及《霍比特人:史矛革之戰》,它們的全球銷售量分別為1813.9萬部、621.9萬部、530萬部、486萬部及466.2萬部,均屬於動作、科幻、冒險與喜劇類型。2013年全球最暢銷影視作品前五位為《神偷奶爸2》、《暮光之城:破曉,第2部》、《霍比特人:意外之旅》、《怪獸大學》及《大破天幕殺機》,全球銷售量分別為925.6萬部、633萬部、624.3萬部、549.2萬部及515.8萬部,均屬於喜劇、冒險、動作與奇幻類型。
(四)影視製作國際化,大作品具全球影響力
影視作品製作國際化的優勢在於,可以在全球範圍內整合資金、人才、製作經驗和技術等要素,並且能夠融合國內外文化,從而擁有廣闊的海外市場,在影視作品中,“聯合製作”已是走向國際市場的大勢所趨,“聯合製作”具體表現在出品公司、製作人、導演、演員以及拍攝場景的全球化組合。以電影製作為例,2012-2014年全球最暢銷電影前50位均為聯合製作,表1為全球票房前三位作品的製作情況。2014年《變形金剛4:絕處逢生》以10.81億美元問鼎全球電影總票房,該影片即由派拉蒙影業、美國家賦公司以及中國電影頻道聯合製作,主要演員來自美國、英國、中國、加拿大,製片取景來自美國和中國的香港與重慶,中方雄厚的資金支持和派拉蒙影業豐富的製作發行經驗,實現了優勢資源互補。
二、中國影視產品走向國際市場的現狀
(一)出口規模增長緩慢,貿易逆差擴大
作為發展中國家,我國影視產品出口取得了一定的成績,2013年,中國影視產品出口額為1.47億美元,在發展中國家僅次於阿根廷、俄羅斯和印度,全球市場占有率為0.7%。然而,總體而言,我國出口規模遠低於歐美主要出口國,2009年大幅跌落之後,增長一直緩慢。與同樣作為亞洲發展中國家的印度相比,差距也在擴大,而同屬於漢文化圈的韓國,其影視產品出口貿易的發展態勢也相對較好。與此同時,我國影視產品進口規模卻增長迅速,自2005年以來,年均進口增速達到27.7%,目前已成為僅次於歐盟、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巴西、日本及俄國的全球第7大進口國,影視貿易逆差持續擴大,2005年逆差額0.2億美元,2013年,逆差額超過5.8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