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從一則賒銷案例談出口商的風險防範(3 / 3)

(三)規範合同形式,確定貿易結算方式,訂立好合同條款

合同互相約定義務,保障交易雙方的利益,因此合同的訂立在雙方的交易中非常重要。在業務過程中,一般企業都有份日常簽訂的外貿合同範本,通常,公司業務人員會根據客戶確認的PI起草合同,由於PI的條款項目和內容都較簡單,潛在的爭議及風險一般不會在PI中體現出來,因此在運用日常合同範本起草合同時要特別謹慎。在結算方式上,出口商也要慎重選擇,對前TT的結算方式,一般要求進口商見提單掃描件後支付尾款或者以L/C方式收取尾款,對於合作時間較長,谘詢狀況良好的進口商,可以采用遠期信用證或OA的方式;對於OA方式成交的業務,由於風險係數高,通常出口商會想法將風險降到最低(如提高前TT的比例,貨物分批發運,分批收款)或者進行風險轉嫁,如通過開展出口信用保險,將賒銷教育風險轉移給信用保險保險公司。在貿易術語的選擇上,出口商要力爭盡量選擇對自身有利的貿易術語,如CIF、CFR,從而掌握對貨物的控製權,也便於船貨的銜接,如以FOB價成交,出口商要求客戶指定船公司而不是指定貨代。在本案例中,G公司所在的集團設有全球範圍內的汽車海運業務,因此以FOB價成交,A公司也麵臨可能被客戶指定的船公司無單放貨的風險。

(四)建立出口賒銷管理製度及風險防控機製

從客戶確認PI起,企業就要及時跟進賒銷款,一旦貨物生產好,就要立刻提醒客戶;快到付款期限時,再及時向客戶催收。同時,要管理好平時的業務資料,尤其是進口商確認付款的傳真、信件和電子郵件等,除此以外,還要建立預警機製。一般來說,進口商在拖欠或欺詐錢有一些預兆,如找各種理由說明產品瑕疵,出口商幾天都聯係不上等,因此,出口企業要引起高度警覺,並對此征兆進行分析、判斷,及時采取措施,以減少風險發生的可能性以及降低風險的破壞程度。涉外貿易企業建立完善的風險管控製度並嚴格執行,對主要爭議發生環節需由企業負責人或部門經理召開例會,了解業務的進展、問題及解決情況。

(五)事後積極快速的處理方案

一旦進口商拖欠貨款,出口商不能拖延,應積極麵對困難,多管齊下,及時補救。如本案中,A公司為將損失降到最小化,做出適當的讓步,同意客戶取消10輛車訂單,並且承擔G公司提出的部分排放試驗費,從而使G公司無借口地支付其中30台車的尾款。針對10輛狀態不符的車輛,A公司提出多種解決方案,盡管G公司不予接受,但A公司的誠意態度為中信保的調查取證工作提供了有利地支撐。對於逾期應收賬款,出口企業要認真分析其產生的原因,然後迅速做出最佳處理決策。一般來講,通過下麵四種處理方法:一是自行積極催收;二是交國外專業追賬公司追收;三是通過仲裁追討;四是通過訴訟。

在國際貿易中,出口賒銷方式雖能為出口商打開國際市場,贏得市場先機,但存在的海外欠款風險更要引起重視。在采用這種交易方式前,需充分做好風險把控工作,使得企業在貿易中既有競爭力,又能規避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