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四六章 仙人遺風(1 / 2)

隨著“嚓嚓”聲響,那兩極圓點沉到與地麵齊平便即停止了,緊接著微聞“咣”地一聲輕響,似大門打開一般,就見洞裏壁上忽閃出一道門戶,並從裏麵放出一道七彩光華,雙童首當其衝,光華直射其麵,耀眼難睜。

眾人在外雖看不到洞裏情景,但那光華從雙童體隙間透出,光彩奪目,祥和蒸騰,也知裏麵有了發現,都是又驚又喜。

寇風寇雲乍見洞壁現出門戶,並從裏麵放出光華,先是一怔,後又是一驚,忙不迭地齊退出洞穴。過了一會兒,裏麵放出的光華有所減弱,卻無其他異狀,這才放心。

那洞口原不及人高,雙童進去人正好及頂,成人卻也隻不過才到胸口而已。此時從裏麵放出的光華自洞裏往外擴展開來,外麵眾人正在光華的籠罩之下。再看那洞口,竟好似一下子變大了數倍,人置其前,甚覺渺小了很多。

透過光華,似看到洞裏現出一條幽深甬道,而那光華就是從最深外放出來的,因有光華耀目,深處情景也看不清楚。

眾人在外略一商議,老主人便留下阿春阿雨在外守護,餘者包括楚天秋一起進洞。阿春阿雨雖然極想與眾一同進去,但老主人既吩咐自己在外守護,心裏雖有不願,卻也不敢違逆,看著眾人魚貫進到洞裏,消失在光華中,直至不見,而那光華也隨之漸漸轉淡,很快便消失了。阿春阿雨怏怏不樂。

一行人寇風寇雲走在最前,而寇鼎天夫婦則抬著老主人隨在其後,於是楚天秋便走在了最後麵。

一行六人自踏入洞門,眼前光華頓消,就見前麵是一條又長又幽的甬道,上下左右都是平滑如鏡,且微泛光亮,將整個甬道照得亮如白晝。人置其中,更似走在一條光明的直管裏。

一行人腳下仍不如何行動,便似給人往前輸送一般,整個人都如飛一般地往前行去。眾人都知這當是寇仙人當年設下的妙法,故也不覺吃驚。

那條甬道看似極長,但眾人行進迅速,晃眼工夫便到了盡頭。走出甬道,眼前豁然一亮,隻見眾人已然置身於一個巨大的洞穴裏,地麵距穹頂高有十餘丈,闊有數畝,地麵及四壁都是潔白如玉,平滑似鏡。

眾人再回身看去,卻見身後來時那甬道口又小又仄,全不像來時那般的高大,皆覺驚訝,後又驚歎寇仙人道法無力,神通廣大。

穹頂懸有一顆明珠,放著柔和光芒,將碩大的洞穴照得亮如白晝。洞穴雖然廣大,但空空當當,隻洞中間地下放有一個浦團,上麵坐著一個羽衣星冠的白麵道人,頭頂還撐著一支閃閃光光的七色寶幡。

眾人見狀,忙即走到白麵道人身前,齊都跪了下去,口裏稱道:“我等誤入仙府,擾了仙人清修,大是不該,還請仙人見諒。”一番告罪之後,卻不見對麵道人有何回應,眾人都覺有異,又都抬頭細看,這才發現白麵道人雙目微閉,麵目雖然栩栩如生,但卻隻是一具屍身罷了。

眾人自進來之後,先都未敢向道人直視,直到此時發覺對麵道人隻是一具肉身,這才抬頭仔細看去,隻見道人目宛然,頜下微須,年約在三四十年,身著一襲藍色道袍,端坐在蒲團之上,雖是肉身,仍具仙風道骨,飄然出塵之感。

老主人因雙腿不能行動,一直坐在椅子上,此時細看道人之下,竟覺有些眼熟,再細一想,恍然憶起,麵前這道人便是自己的先祖寇謙之。

原來老主人臥室裏懸掛著一幅人物畫像,畫像上的人便是寇家先祖寇謙之。那幅畫乃當年寇謙之下界省親時留下的,此後輩輩相傳,已有數百年了。

老主人雖未見過先祖寇謙之真容,但與其畫像朝夕相處,自是熟稔無比。隻因初進來時,未想到那肉身便是先祖寇謙之,還誤以為進到了他人的洞府,直到確認眼前道人確是先祖肉身,當真是又驚又喜。

古往今來,凡人雖也有成仙得道者,但肉體成體的從來未有過。仙也分為三等,最初級便是散仙,其次是地仙,最高為金仙。而在這三等級的仙人裏,散仙也最為易成,地仙稍難,但這兩等仙可保留自身肉體。可若想成為金仙,卻是最難的,抑或有數千年的修行,抑或是福緣深厚,才有望成為金仙。

金仙可飛升仙界,位列仙班。但成為金仙,卻需舍卻自己肉身,從此便斷絕一切塵緣。或是不想升為金仙,或是升金仙無望,索性便修成散仙或地仙。而散仙和地仙卻是自在多了,遊戲人間,無拘無束,所在古今成就散仙地仙者眾,而成就金仙的卻少之又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