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恥,卑鄙,下流的中國人――”密蘇裏號戰列艦的艦橋上,艦隊司令卡羅夫指著向東遠去的中國艦隊,破口大罵。而且,他用的還是他僅會的中文。
“中國艦隊不愧於世界第二戰力的名頭,單這份靈活的編隊航行,就是美國艦隊所不能比擬的――”杜威同樣從艦橋的船口,望著遠去的中國艦隊,深深的感歎道。
此時了美國艦隊上,除了憤怒的卡羅夫和陷入沉思的杜威,其它各艦官兵還沒有從突變的形式下緩過神來,各艦水手們還是一臉驚恐的模樣。不是說好了要撞艦的嗎,他們都做好準備了怎麼事到臨頭中國人卻突然轉向跑了?那麼這次,算是誰贏了呢?相比驚恐未退的美國艦隊來說,正在遠去的中國艦隊上卻是一片換歡騰。
“實則虛之,虛而實之。最起碼的兵法基礎知道都不知道,一群蠢貨。哈哈哈――”
李亮咋咋呼呼的與艦橋上的官兵大聲的笑罵著呆板的美國艦隊,卻是一旁的馮祁笑道:“皇上略施小計便將美國人戲弄於掌股之間,此行大漲我中華之威風呀。哈哈哈――”
“廢話。皇上之高瞻遠矚豈是我等臣子所能項背。要怪隻能怪美國佬過於呆板,誰讓他們還以為我們會真撞。美國佬願撞老子還不舍得,這幾艘軍艦雖老,但老子還指望著能賣了好造新戰艦。”李亮無所謂的說著話,也沒忘下令艦隊加速。如今擺脫了美國人的堵截,必需盡快趕到關塔那摩完成艦隊最後一項指定任務。不然再被美國艦隊纏上了話,那真的麻煩大了。
其實撞艦這種事完全是意誌的較量,因為它跟艦支的噸位、火炮、速度、裝甲等等技術參數無關,用巡邏艇去撞戰列艦也不是不可以(當然,這些數據越強大越能占便宜),因為撞艦完全是對撞艦雙方作戰意誌的一個考驗。通過一次撞艦事件,足以體現一支部隊的作戰風格和作戰意思。中國通過南海與英國撞艦事件,已經表明自己的作戰理念和意圖了,所以這種事有一次就夠了,要是以為這種方法好用而頻繁使用的話,那隻能說明你是一個“二百五”。
所以這次中國艦隊耍了個小花招。一麵讓艦隊加速正麵向美國艦隊急馳而去,還把炮管擺正,擺出一幅非撞不可的架勢,其實此時旗艦海瑞號的艦橋上正進行緊張的計算著速度與距離,同時觀察哨全部盯著美國各艦甲板上的眾人,從他們的服飾中分辨軍種和軍職。
正如預計的那樣,美國艦隊做好的撞艦的準備,不僅艦隊減速至接近停止的狀態,而且各艦還下令艦內人員全部撤到甲板上來,以避免因撞艦造成不可修複的損傷甚至沉沒而導致艦內官兵的無謂死亡。然而美國人不知道,這正是中國需要的效果。
經過近十年李明的潛移默化,美國已確認為中國最大的威脅。除了土地龐大、氣候適宜、物產豐富、人口眾多外,他的地理位置太優越了,而且美國不像歐洲那樣強國林立,美國周邊實無一強敵,這樣的國家一但發展起來,必成心腹大患,所以隻要有可能就必需牽製和製約他。所以美國的裏裏外外都被中國進行全方位的研究,包括美國海軍各軍種的軍服。
當中國艦隊的觀察哨確認美國艦隊的鍋爐兵也撤到甲板上後,中國艦隊的計謀就成功了。李亮一聲令下,艦隊八艘軍艦在無線電的聯絡下同時急速轉向,在美國艦隊300米外轉至與美國艦隊平行的位置。同時,行進在艦隊第一位置上的勝利號在剛剛越過密蘇裏號後再將急轉彎,直直的插到了美國艦隊的航線上,迫使美國艦隊為了避免相撞而轉向陷入混亂。因為再撞上去就是美國艦隊衝撞中國艦隊,事件的性質就不一樣了。當然,美國艦隊雖然未經大戰,但也是一支訓練有素的艦隊,此時美國艦隊的速度已經很慢了,雖然是緊急轉向但美國艦隊也絲毫不亂。
借此機會,中國艦隊的其它七艘軍艦繞過勝利號急速向東航行。然而此時的美國艦隊再想加速,需要鍋爐工返回鍋爐艙,將釋放的蒸汽恢複到正常的壓力下,才能開始追趕遠去的中國艦隊,單這個過程就需要長達半個小時的時間。之後及時憑借速度的優勢再度追上中國艦隊,那時再撞艦也是美國人理虧。而事實上,杜威在發給美國政府的通報後麵加上了一句話:再行追趕和攔截中國艦隊,已經失去了意義,更何況艦隊補給已經不足以支持快速追擊了。
美國政府在收到通報後,對越過攔截的中國艦隊也無可奈何,不過還是下令艦隊完成補給後朝關塔那摩進發,等待下一步的行動命令。
此時的地球那頭已經是深夜了,北京城內的******還是燈火通明。皇帝李明、宰相嚴複以各部大臣們各自忙著手上的工作,心思卻牽掛著地球那頭。雖然計劃看上去很完美,但謀事在人,成事還是在天不是?萬一出點狀況真打起來了,也許朝廷內政外交政策又要發生大變了,這並不是宰相嚴複所希望的。
淩晨兩點半,“叮鈴鈴――”龍案上的電話突然響起來,堂上所有人都把目光集中到那台明黃色的電話上。李明一把拿過電話輕輕的說道:“朕在此,有事速奏。”
皇上沒有說話,隻一會後,皇上輕輕將電話放下,然後微笑道:“一切盡如人意。”
皇上話音才落,門外便傳來急促的腳步聲:“報――,巡訪艦隊急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