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來起來真是慚愧呀,打下偌大之國土卻拿出不相應的治理對策,還需要借用老祖宗的智慧來應對。我等晚輩不能與時俱進,真是不孝至極呀。”李鴻章放下刑部剛剛擬定的羈縻州政策條例,斜靠著椅子上。
“誰說不是呀,不過晚輩們能打下偌大疆域,也算對的起老祖宗了。羈縻州政策若非李相想到,晚生們恐是至今也是措手無策,晚生等還需多向李相請益才是。”嚴複上前給李鴻章斟上一杯茶後,拿出一份折子遞上前去:“這是晚生草擬欲派至羈縻州的各級行政官員,還請李相審定。”
李鴻章沒有接過折子,隻是抬頭看了一眼嚴複:“老夫老了,年紀大了,精力不濟,這朝政老夫是顧不過來嘍。”說完站起來向外走去:“要派哪些官員前去,嚴相自行斟著便是,就不要再問老夫的意見了。”
嚴複拱手送別,待李鴻章出門走遠,嚴複才直起身子吩咐左右道:“立刻將此奏折呈皇上審閱。”
助理接過奏折放入封袋中匆匆而去,嚴複四下張望打量著******辦公大廳。這裏,已經很難見到像李鴻章這樣的老臣了,如今的******辦公樓內,大多都是三十餘歲的年青的臣子,無論精力還閱曆都處在巔峰時期,這正是一個崛起中的國家應有的狀態。前朝的老臣們雖掛職於此,若非大典或重要事務他們已經基本不來了,大多老臣們幹脆已經致仕在家含飴弄孫。正如李鴻章離開大廳那樣,舊的時代已經結束了,新的時代已經開始……
當天空再次亮起,當第一縷陽光灑向鄂木斯克,隨著雷震春的一聲令下,已經將陣地移至額爾濟斯河東岸的兩個炮兵師再次集火,向鄂木斯克西線俄軍最後的陣地發起飽和火力打擊。呼嘯的炮彈讓整個俄軍陣瞬間被煙塵所籠罩,爆炸掀起了大塊大塊的泥土,其中好似還夾雜著破碎的人體……
一夜激戰而潰敗的俄軍在一天之內還無法整頓軍隊以恢複士氣,其實跟本用不著進行如此高密度的火炮打擊。但還是決定進行一輪炮火打擊,因為觀戰的人員不僅僅是中國的指揮官,還有日本、琉球、朝鮮、阿努依、廓爾喀、蘇祿在內的各藩屬國軍官,其中還有來自緬甸、安南、南掌、暹羅、柬埔寨、哲孟雄、不丹等正在第八旅中服役的各國軍官。這場炮擊和即將到來的正麵進攻,與其說是擊敗俄軍最後的防禦,不如說這是中國向各藩屬國的一次武力展示。強大的武力和仁義的形象,是中國征戰世界最強有力的保證。
“這樣的炮火密度,俄國毛子估計也剩不下多少了。我看沒必要繼續炮擊了,中國還不富裕能省則省嘛。”段祺瑞笑著示意傳令進行火炮延伸,因為他從各國軍官的臉上看到了恐懼。炮擊的效果已經達到了,那就夠了。於是原定於一小時的火力覆蓋在半小時後結束了。
火炮延伸就是裝甲師出擊的命令,發動機的轟鳴響起,尾部排氣管排出的黑煙很快將裝甲師包圍起來,黑色塗裝的裝甲車在煙霧中若隱若現,顯得更加猙獰。一輛又一輛的戰車開足馬力向俄軍陣地衝去,緊隨其後的步兵們也邁開腳步跑了起來。隻要他們能跑的夠快緊緊貼在裝甲車後麵,就基本安全了。沒有什麼能比裝甲車更好的盾牌了,何況這還是可以自己移動帶著重火力的盾牌。至於流彈什麼的那就聽天由命吧,喝水還有嗆死人的時候,更何況是打仗。對於普通士兵而言,隻要能撈到三等軍功,這輩子就算是衣食無憂了。個人三等軍功獲得還是很難的,但集體三等功在這樣的開國大戰中還是很容易得到的,朝廷對軍功的賞賜向來都是很重的。
“報告,裝甲三連突進敵軍陣地,未遭遇的頑強抵擋,正在向縱深挺進。”
“報告,裝甲十九連突入敵陣四裏,被阻於大溝側,工兵正在搶修道路。”
“報告,十一師七團擊斃敵少將一名。”
“報告,第二師俘虜敵少將一名,正在向後方押解。”
“報告……”
戰事剛剛開始,前方便是捷報頻傳。士氣徹底喪失的俄軍跟本無法組織起有力的擊阻,再說他們還沒有找到有效摧毀裝甲車的辦法。
“俄國人還是不錯的,雖然他們無法摧毀撞擊車,但能在短短兩天之內已經找到了可以限製裝甲車的辦法。”曾經的中國軍隊總教官、現在的德國遠東軍司令霍斯特站在段祺瑞身邊說道。
“裝甲車不是無敵的,一枚75山炮就足以摧毀裝甲車的。所以我軍在進攻前,才會進行如此大規模的轟炸和炮擊。目的就是為了盡可能摧毀敵軍的火炮,現在看來效果還是顯著的嘛。沒了火炮的俄軍在裝甲車麵就,那就是一支待宰的羔羊呀。”說完,段祺瑞開懷大笑。
霍斯特有點姍姍然,中國軍隊可以說是他一手教出來的,這才十年時間就已經走到德國前麵去了。他之所以會在這裏,除了觀戰外,更多的還是在向中國人學習現代化的戰爭。中國人不愧是有著數千年曆史的國家,他們對外的每一場戰爭中都有值得德國人學習的東西。
“報告,第一師遭遇敵軍近五千餘人投降,請大軍派出部隊接收俘虜,他們沒時間。”
“沒時間?”聽到報告的段祺瑞眉頭亂跳,要不是這裏到處都是藩屬國軍官,他非要罵娘不可。曹昆這王八蛋居然將投降的俄軍丟在原有陣地裏,這萬一投降俄軍突然暴起,可能會影響到整個攻擊行動。段祺瑞急令琉球師立刻進入戰場接收俘虜。段祺瑞不知道的還有,第一師連降軍的槍械都沒有收繳。
其實投降的俄軍指揮官謝爾蓋大校也很崩潰。因為他的猶豫,中國的鋼鐵戰車已經從兩翼突破至他的後方,徹底截斷了他撤退的道路,還反向朝他的陣地衝過來。在無力反擊中國人的攻擊下,他隻得下令軍隊投降。然而負責進攻這片陣地的第一師隻是簡單的讓他們集中起來,謝爾蓋連配槍都沒有象征性的交出去,中國軍隊就匆匆越過他們繼續向西進攻。不明所以的俄軍正在納悶中緊接著又一支中國軍隊抵達,還好看到了他們還在舉著的白旗,不然肯定又是一頓火炮。於是謝爾蓋不得不第二次向中國軍隊投降,然而他沒有想到的是,這支中國軍隊依然把他們丟在原地,槍支也同樣沒有收繳。然後是第三次,他恐怕是曆史上第一支投降了三回的軍隊,看樣子還要投降第四次。當三次都被置之不理之後謝爾蓋發火了,他不敢說攻擊中國軍隊的話,因為他知道一但他這麼做,那麼整個部隊隻能屠殺一空,中國人在戰場上屠殺亂軍早已在世界上臭名昭著。但他發誓要中國人向他道歉,因為這是對軍人最大的羞辱……然後他被痛毆了一頓。這次來的正是接收俘虜的琉球師,當謝爾蓋打著白旗義正言詞要求穿著中國軍裝的高級軍官向他道歉時,被罵的莫明其妙的琉球師師長大怒之下親自動手揍了他一頓,然後才收繳槍支物資,命令他們向東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