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4章 時間的傷痕(5)(2 / 3)

但溫斯泰萊在他的論文裏說:“年輕人就像駒馬一般,在沒有經過教育之前,總是不馴與愚昧的。”他說的也許果斷,主要是談到教育對年輕人的重要,他最反對孩子虛度光陰,而主張要教導他們學習手藝,成為手腦並用的人。培根在他的論文裏也說:“人的本性如野花野草……”他認為求知可以修裁本性的缺陷,讀曆史可以使人明斷是非,讀詩使人敏慧,數學使人精密,哲學給人深度,倫理學給人涵養,邏輯修辭學培養辯才……求知也不僅限於青年,人生的每一個階段都要不斷求知,知識與智慧是塑造完美性格不可或缺的條件。

青年金戈鐵馬,氣吞山河,青年沒有廉頗老去、秋風霜白之歎,他們有的是堅強的臂腕,朗潔的心胸,海闊天空的世界……但朱顏青鬢畢竟將成為傷懷悼古的題材,莫讓流光虛度,虛心裁製智慧的衣裳,經驗的冠冕,就等待某一時辰,衣智慧之衣,冠經驗之冕去赴生命的另一場盛宴。

童 年

冰涼的石階上,

飄來了細碎的兒語;

“我將戴著風鈴草編成的冠子,

披著芰荷的羽裳,

胸前垂著星光般閃爍的瓔珞,去到一個夢的國度……”

兒童,是天使留下的一片羽翎,那稚弱的小翅兒遨遊在既溫柔又詩意的夢境中,歡樂童年是上主賜給每一位純潔孩子的禮物,沒有理由將那份禮物自一雙雙小手中奪走,沒有理由讓生活的陰影早早就將一顆晶亮的心給蒙蓋了……

四歲的小女孩,穿起媽媽的衫裙,蹬著媽媽的高跟鞋,提著媽媽的皮包,扮起端莊的淑女,盼望成長也是一個迷人的夢。

五歲的小男孩,穿著爸爸的軍裝,橫刀跨馬,扮起叱吒風雲的人物,英名遠揚!做起英雄的夢。

八歲的小女孩,有了一件生日禮物,那是一個音樂盒,一本古典芭蕾舞的書……獨自關在房間內,打開音樂匣子,播送正是那首《天鵝湖》,翻開芭蕾舞的書,也是《天鵝湖》演出的劇照:

一出古老的童話故事

天鵝公主與一位彬彬美王子的悲劇

每位小女孩都夢想自己也是一位天鵝公主,禽鳥人格化,動物人格化,花與樹,星與月……世間的萬物都可以人格化,在兒童的世界真與幻是沒有界限的。

十一歲的小女生開始走進文學的世界,心中逐漸有一個成為文豪的夢。

十二歲的小男生對科學發生濃厚的興趣,儼然以另一位愛因斯坦自許,而且有一個最大的光榮等著他———得諾貝爾獎。

兒童最懂得知足,一顆糖果,甜在心裏,一個布娃娃,一隻玩具熊,就有了親密的玩伴。撅著兩條發辮,赤著腳,在雨天去踩水,就歡喜雀躍。在海灘堆起一座沙的城堡,就當起堡主人。疊起一隻小紙船,讓它隨水漂流,那小小紙船也載著兒時的夢……

歡樂的童年並不太長,成長的道路,升學的壓力都在等著他們,如何教導他們以開朗健康的心境去迎接將來,是每位父母、師長的責任。

(1990年1月)

絕美三帖

有月光的晚上

在溫暖又優雅的長夜裏,故意延遲上床的時間,隻因為愛窗外那片月光,故意不去看壁上的掛鍾,隻將它當成古代的滴漏,那種由一個小頸將兩個玻璃球連在一起,上麵的球裝了水銀與沙,通過頸端流到另一個球來計時……

在安徒生的童話裏,描寫在天堂的花園,在智慧的樹下,有一朵初綻的玫瑰孕生出一隻鳥,它,色彩繽紛,歌聲極美……它死在燃燒的火焰中,巢裏卻留下一個蛋,就生出一隻重生的鳳凰。

月光也是這樣一隻會發光的鳳凰,它飛過浩瀚的漠野,飛過冰川雪原,在格陵蘭島短暫的夏天,在黃花叢中度夏,飛過礦區,如撲灰的蛾繭,它以荷葉當舟,漂流在七海十三河上……月光是一隻重生的鳳凰,是“詩”。

在阿爾卑斯山村一個晚上,我守護窗前,隻為想看看都德《磨坊書簡》中所說,野兔圍成圈圈,坐在霜露台前,借著月光烘暖它們的腳爪兒……我沒有見到野兔,卻聽到濟慈筆下《夜鶯》的歌聲。當月光透過杉樹灑下一地銀輝,也是無聲無息飄落的雪花,我就像弗羅斯特《雪花》中那位詩人,走在鐵杉樹下,讓月光灑滿我一身,就如一隻停在枝頭的鳥兒在我身上撒下雪花片片,我也為了這麼丁點兒的繽紛,心情就不再愁悶。

“茅椽蓬牖,瓦灶繩床”,曹雪芹在貧困潦倒中一定不隻看到晨夕風露,階柳庭花的情景,他一定常看到月光在他茅椽邊兒徘徊,照進他的蓬牖……於是他寫下《紅樓夢》中絕美的一章:紅樓夢第七十六回“凸碧堂品笛感淒清,凹晶館聯詩悲寂寞”,在這回中黛玉的一句詩“空剩雪霜痕”,更寫出月光的淒清與幽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