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如何,有一點需要承認:麵對兄弟們都有的陽具,發育期的小女孩往往天真地羨慕,進而還產生了一種嫉妒,為了與哥哥們平等,有時候還學哥哥的樣子站著小便。前麵我們說的一個案例中,一個女人總是在性交之後對她的丈夫產生憤恨情緒,這是因為在她性對象(原始對象,即父親,在“閹割情結”之後,女孩認識到她是個女孩,會產生“戀父仇母情結”,此前一直都生活在“雄性期”內)確定之前,長期處在一種嫉妒狀態中。一切正常的話,女孩的原欲會逐漸移到父親身上,從此之後,她更想生出一個小孩,而不是隻要得到陽具了。
當然在個別特殊的例子中,這個過程發展的順序可能會有所顛倒,即在進行“對象選擇”之後才會產生“閹割情結”,這其實是一種原始的自戀,因為,女孩在“雄性期”內對男孩陽具的羨慕並不是“對象之愛”(Object Core),隻是自戀,這不足為奇。
前不久我碰巧遇到一個少婦,分析她的夢之後發現,這是她對失去童貞產生的一種反應——想閹割丈夫,奪取他的陽具,這是夢中呈現出的願望。我們可以將夢解釋為幼年欲望的延續和重複,但非常可憐的是,夢中的一些細節反映出這是一種超乎尋常的反應,這段婚姻的悲劇結局從夢的性質及夢者的舉止中初見端倪。
現在我們重新回到“陽具豔羨”的話題上來,那種女人特有的敵視男性的矛盾傾向,總是和兩性關係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可我們要找到十分突出的例子,隻能在一些雄性特征較多的巾幗英雄中可以發現。在弗倫克茲(Frenczi)看來,在混沌初開、兩性初分時,女性的敵意就已經存在了,這是他用古生物學的觀點去分析女性敵意根源的觀點(我現在不太確定了,也許他不是第一個說這種話的人)。他認為,最初性行為發生在兩個完全相同的單細胞之間,後來,一些較為弱小的個體開始被較為強大的個體強迫進行性的交合,雖然不情願,但是屈於強製的淫威隻能就範,這很可能就是導致現代女人性冷淡的一個原因。在我看來,這種觀點也是合理的,假如我們不過分誇大它的價值的話。
經過我們詳細分析女人初次性交的矛盾反應的原因,現歸結如下:由於處女的性心理不成熟,她就無法承受突然降臨的性生活,這通常由男性引誘她進入性生活中。由此,處女禁忌反而成了人類高度智慧的結晶,因為,這樣的規定避免了未婚夫觸到這個風險。可是,現代高級文明的社會中,因為複雜的原因和條件,人們更看重女人失去童貞同時帶來“性臣服”的各種有利條件,故寧願去冒這種風險,而不願放棄這份財產。盡管這樣,並不是說所有女人的複仇情緒都消失了。
相反,我們通過分析很多不美滿的婚姻後發現,在現代文明婦女的心靈中,由於喪失童貞而導致的去複仇的各種動機還是存在的。現在有很多這樣的情況,在第一次婚姻裏對男人冷淡至極,最後導致離婚;而當她再婚之後,突然一改之前的冷淡態度,而暢享性愛的無限歡樂,讓周圍的人震驚不已。可想而知,隨著第一次婚姻的結束,那種不良反應也完全消失了。
實際上,每個人內心深處都明白,處女禁忌在我們現代文明社會並未消失,而是依然可以見到蹤影。安岑格魯貝(Anzengruber,奧地利劇作家兼小說家,1839-1889)在喜劇《處女之毒》中曾描寫了一個樸實的農民,他很愛一個女孩,但是不願意娶她,因為他認為“像她這樣的女孩,不久就會消耗掉他的生命”,他寧願女孩嫁給另一個男人,等女孩守寡之後,他認為女孩已經沒有危險了,才娶了她。通過這個故事我們會想到養蛇人,他們總是讓蛇先咬一下小布塊,在認為沒有危險之後,就可以安全地指揮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