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0章 本能的升華(1)(3 / 3)

我們可以作出一種假設,區別那些來源於肉體但是作用到精神上的各種不同的本能的根據是它們的質,而且在精神生活中的作用方式也有質的不同,這種說法現在還沒有確定能成立。我們更傾向於作一個沒那麼複雜但有效的假設,即各種本能的本質是相同的,但由於伴隨本能的興奮強度不同,所以本能產生的效果各不相同;或者說是因為這種量導致某些功效不同,由於本能的源泉不同,那麼不同的本能就會產生出不同的心理效果。在所有事件中,我們隻有在後出現的聯係中,才可能弄清“本能的質量”真正標示的東西。

總共有多少種本能,各自內容又都是什麼,我們還不知道。沒有人反對我們常說的遊戲本能、破壞本能、社會本能等概念不確切,這是因為,人們一方麵受製於心理分析的限製,另一方麵隻考慮了人自身的需要的緣故。可是我們需要繼續探討,是不是還有另一些更基本的本能動機在這樣一些致力於一個方麵的本能動機後麵作為推動力呢?如果有的話,那麼是不是隻有更基本的動機,才配使用“本能”這個詞來形容?

生存本能或自我本能和性本能是我們至少可以辨別的兩種基本本能,通過生物學研究我們發現,和個體的其他功能相比,“性”由於它的內容是產生新的個體——保存並延續種族,其目的已經超出了個體,它和其他功能相比並不在同一個層次上。生物學還進一步證明,關於自我和“性欲”之間的關係,現在基本上有兩種說法,並且表麵上都是說得通的。一種看法認為自我是最重要的東西,而性愛隻是它諸多活動中的一種,那麼性滿足就隻是它各種需要的一種;另一種看法認為,個體由於是一種短暫的東西,早晚都會消失,它隻能附屬於本種族傳給它的那種永遠不會滅絕的種質(生物學專業名詞)上麵。在我看來,那種人物性功能和其他身體功能不同的地方是它特殊的化學過程的看法,隻不過是艾赫爾為代表的生物學派的研究的一個重要基點而已。

因為從意識方麵對本能研究有著諸多的不可克服的困難,我們現在采取通過心理分析研究心理失調的方式和手段來探索本能,現在我們已經在認識性本能的較確定的性質方麵,搜集了很多材料和信息。這種研究方式能像病理分析那樣單獨觀察,所以能取得這樣的成就。雖然期望在更多領域中獲得有利的觀察的條件還不具備,但是我們堅信,隨著心理分析向其他神經作用範圍的推廣,我們早晚能發現認識“自我本能”的基礎。

我們將性本能的一般特點歸納如下:它們從各種不同的器官發出來,數目眾多,在開始都是相互獨立的,隻有到最後的階段才成為綜合的整體。它們的每一種本能在成為一個綜合整體之前,目的都是追求各自的“器官快感”,在綜合之後才真正變成大家所熟知的性本能,服從於生殖的功能。性本能剛開始和“生存本能”混在一起,並依靠“生存本能”維持自身,隨著時間發展,漸漸成為獨立的存在而脫離生存本能。在進行對象選擇時,它們仍然在生存本能之後,並且其中有的從頭到尾都不和自我本能分開,而變成總構成中的性欲成分。

一般我們很難觀察到這些性欲成分,隻有出現病症時才能認識到性欲成分。由於它們都具有很高的相互替代能力,所以可隨時改變自己的追求目標,這也是它們一個非常突出的特征。這種特征使它們有能力從事各種活動,並且這些活動在很大程度上已經和它們最初達到目的的方式(升華方式)不同或者完全脫離了。

我們可以將這樣的活動叫作本能的蛻變形式,也是本能在一生發展過程中所經曆的變態形式。由於性本能是我們最熟悉的,我們現在討論的是性本能的蛻變形式。經過試驗,一般性本能經過的蛻變過程如下:

1.通過顛倒,變成其對立麵;

2.返回到自身主體;

3.抑製;

4.升華。

現在我們隻需要討論分析前兩種問題,因為我並不打算討論“升華”,而闡述“抑製”問題則需要用一個獨立的章節。這裏我們需要明白,這裏講的傾向和本能的直線性追求的目標傾向剛好相反,所以,上述蛻變很可能看成是反本能的自衛形式。

我們仔細分析通過顛倒而轉變為其對立麵的活動,發現它完全可以分為主動活動轉變為被動活動、完全顛倒內容這兩種不同的活動,這兩種活動的本質也不相同,下麵我們予以分別闡述。

我們可以從兩組相互對立的活動中找到主動向被動的轉變:性的施虐欲—性的受虐欲(分別簡稱為施虐欲和受虐欲),“見色思淫欲”(簡稱視淫)—裸露欲。這些顛倒是本能目的的顛倒,主動的目的(虐待和視淫)代替被動的目的(喜歡被虐待折磨和喜歡被看),而變愛為恨則是目的顛倒的唯一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