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明 暗(1 / 3)

清晨的陽光再一次照亮了山河,對棲息於老馬嶺最北端山腳下的秦軍來說,從黑暗到光明的過程是那麼漫長,漫長得呆在黑暗中會產生光明永遠不會再來的錯覺。因此,當金色的陽光灑在丹河河麵上時,所有人都不由自主地鬆了一口氣。

秦軍在山下連夜趕築壁壘,目前已經初具規模。這一夜,除了趕築防禦工事的士兵,其餘秦兵同樣徹夜未眠。盡管經過整日的戰事眾人皆疲憊不堪,卻不得不強打精神,手不離銳,衣不卸甲,時刻提防著趙軍趁夜來襲。

所幸的是,一夜過去,並未發生他們擔心的事。

不幸的是,他們似乎陷入了趙軍的包圍圈。

這批秦軍的最高將領章騰親自監督著壁壘的修築。因為派遣了大部分軍力守在外圍,修築工事的士兵人數算不上很多。即使修築人數是目前的三倍,要在一夜之間使防禦壁壘初步成形也是不可能的,然而章騰卻率部做到了。列子曾在他的著作中描述愚公移山之誌,天帝感其誠,命誇娥氏二子背負王屋、太行兩山,一座放在朔東,一座放在雍南,這是天帝幫助愚公完成了他的誌向。而秦軍似乎並沒有得到天帝的庇佑和幫助——如果有的話他們恐怕不會陷入如此境地了。事實上,與其說秦軍無中生有地建起一座壁壘,倒不如說是在原有的壁壘基礎上進行了修繕。

老馬嶺防線原本是趙軍所建的防線,沿著老馬嶺的走向,趙軍從東北向西南建造了一係列的壁壘。老馬嶺防線被秦軍攻破之後,由於秦軍的兵力主要集中在丹河中下遊區域,於是處於上遊的那些趙軍壁壘便逐漸棄置不用。

諷刺的是原本為了對抗秦軍而修築的趙軍壁壘卻反過來幫了秦軍的大忙。

章騰看著被秦軍修複得七七八八的防禦工事,不由自主地想到。

經過了一整夜,這位身著秦國將軍服飾的中年男子眼角略露疲態,神情有些黯淡,不過總體的精神狀態還是不錯的。當清晨第一縷微光從丹河東岸的羊頭山背後泄露過來時,章騰不由自主地眯起眼睛朝著光明所在望去。

新的一天來臨了。

他的噩夢暫時告一段落了。是的,不是結束,而是暫時告一段落。

將軍轉過頭目光落到了南邊,在視線所及的地方有大小營帳不下百座,半空中飄著無數寫著趙字的軍旗。其實到現在為止,他還無法完全相信所發生的一切。

秦軍全部退到了壁壘之中,而敵人看起來暫時也沒有進攻的打算,這場仗似乎要演變成持久戰。

秦國將軍的右手握成了拳頭。在蜷起的食指與拇指之間,垂下紫色的流蘇,那是錦囊上用來係緊袋口的繩子其尾端編織出來的裝飾物。錦囊不大,正好可以握於成年男子的手間,而長長的流蘇卻從指間滑落了下來。

要說那名叫做李斯的儒生料事如神,似乎誇張了一些。但是當章騰打開錦囊看到織物上的字跡時,他著實吃了一驚。上麵隻有六個字,卻宛如明燈為章騰指出了道路。

築壁壘,待援軍。

那個剛到弱冠之年的讀書人仿佛可以預知未來,白色的織物上沒有更多的說明,僅僅六個字直擊要害。而前因後果時間地點,所有的一切都隱含在了那六個字之中。

他為何會……

感到不可思議的同時,章騰想起之前偶然間聽到大將軍王齕提過李斯擅長對弈,他這次運送糧草到長平,甚至在行李中夾帶著一副棋具。大將軍甚至還在帳中與他下過兩局棋。雖然在大將軍的言談中聽不出棋局最後的結果,不過可以知道李斯的手談水平相當了得便是。章騰也略懂手談之術,他猛然了悟到,李斯或許不是料事如神,而是在事前考慮到了所有的可能。就好像棋局之中,考慮對手下一手會落到哪一個位置一樣。揣測對方的心理和習慣,將對手所有可能的下法都納入胸中,並考慮出應對之策,這樣現實中無論遇到哪一種狀況,都可以遊刃有餘應付自如,而旁人不明就裏,統統以“料事如神”稱之,想來是一種極其不負責任的說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