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7章 學習英語的訣竅(2 / 2)

此後,我看到報載上海英語廣播教學《基礎英語》的消息,每周一、三、五教半小時,從音標、ABC開始。了解到此教材的諸多優點,我即每次將其錄下。

孩子八點鍾上床睡覺的同時,我就放此磁帶,第二天六點鍾該起床了,我又放此磁帶。有時,他在玩時,我也放音。在放音時,既不要求他“坐坐好,不講話”捧著教科書,也不要求他停止調笑玩耍,而是任其自然,能聽多少聽多少,對他絕無壓力。

平時,在有意無意間,我會問問廣播教學中的一些問題,他幾乎全能理解,其中所教單詞、句型,更是駕輕就熟。

一年後學校教英語,他可以說已經是毫不費力的了。

此後,早晚聽一段英語,似已成為習慣。再大些之後,《英語900句》也在這種似乎是輕輕鬆鬆的環境中讀完了。

如果說在充滿“癮君子”的環境中,不吸煙也“被動吸煙”了的話,那麼,創造一個英語環境,讓孩子“不讀英語也聽英語”,也就是可能的了。

我原先以為英語的刺激會減少孩子對其他刺激的反應,後來發覺,孩子聽了英語課之後,仍然能說出許多新的廣告詞,唱出新的粵語歌曲,這使我大為驚歎:孩子的頭腦是多麼的無限,而我們的開發是多麼有限啊!

提示

孩子天生具有學習語文的能力,張口一哭,“媽媽”的“媽”字就出口了。世界的語言千差萬別,那叫“媽媽”的語音總是那麼相近,大概與這張口一呼有關。

我的孩子一歲左右,便牙牙學語了。大人有意識地教,固然能夠較快地促進孩子的語言能力,但隻要是智力正常的孩子,隻要是在語言環境中,即使沒有大人的促進,也總能學會講話。

學講漢語(母語)和學講英語,本質上並沒有什麼區別,特別對於學齡前後的孩子來說。此中,重複的出現,不斷的刺激,引起他的注意或讓他不經意地聽進一句兩句,都能出現驚人的效果。

語言是交際的工具,聽、說是基礎,而後才是讀、寫。特別因為英文跟漢語不同,漢語字字異體,英語是拚音文字,一般說來,能說,能聽,就能寫得出來。所以倘能從聽力入門,先聽得懂,說得出,再去讀、寫,再講語法,也許更為容易,因為此時,他已經有了語言交際的基礎了。

孩子學漢語,是先靠聽、說,學英語也先來聽、說,基本不錯,可以試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