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6章 培養正確的生活習慣(1)(1 / 3)

生活的花朵隻有付出努力才會綻放,我們雖然不能控製生活,但是我們能夠和它鬥爭,從它的手中搶得幸福。而這鬥爭的重要武器之一就是良好的生活習慣。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就好比是儲存幸福的資本,它會不斷地增值,讓你一生都受用不盡。

1.要勞逸結合,不要有太多負擔

一般的人,尤其是孩子都很難用充足的時間和精力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忽視了有計劃的休息。

五官科的病房裏同時住進來兩位病人,都是鼻子不舒服。在等待化驗結果的時候,甲說,如果是癌,立即去旅行,首先去敦煌,然後去拉薩,乙也表示讚同。

結果出來了,甲得了鼻癌,乙長的是鼻息肉。

甲列出了一張告別人生的計劃表:去一趟拉薩和敦煌;從攀枝花坐船一直到長江口;到海南的三亞以椰子樹為背景拍一張照片;在哈爾濱過一個冬天;從大連坐船到廣西的北海;登上天安門;讀完莎士比亞的所有作品;力爭聽一次瞎子阿炳的原版《二泉映月》;成為北京大學的一名學生;要寫一本書……凡此種種,一共有27條。

在這份生命的清單後麵他這樣寫道:

“我的一生有很多夢想,有的實現了,有的由於種種原因,沒有實現。”

“現在上帝給我的時間已經不多了,為了不遺憾地離開這個世界,我打算用生命的最後幾年去實現還剩下的27個夢想。”

當年,甲就辭去了公司的職務,去了拉薩和敦煌。第二年,又以驚人的毅力和韌性通過了成人高考,成為北京大學中文係的一名學生。這期間,他登上了天安門,去了內蒙古大草原,而且還在一家牧民家裏和他們住了一個星期。現在,甲正在實現出一本書的夙願。

有一天,乙在報紙上看到甲寫的一篇散文,打電話去問甲的病情。甲說,我真的無法想象,要不是這場病,我的生命該是多麼的糟糕。是它提醒了我,做我自己想做的事情,去實現自己的夢想,現在我才體味到什麼是真正的生命和人生。你生活得也挺好吧!乙沒有回答,因為在醫院裏他所講過的一切,早就已經因為患的不是癌症而被拋到腦後去了。

其實,這是一個多少帶有感傷色彩的故事。在這個世界上,我們每個人都患有一種癌症,不是嗎?那就是死亡,誰也不可能抗拒。但是我們之所以沒有像患鼻癌的甲那樣,列出一張生命的清單,拋開一切多餘的東西去實現夢想,也許是因為我們認為自己還會活得更久。也許正是因為這一點差別,使我們的生命有了質的不同。平日的勞碌折磨了我們的一切感官,而死亡卻帶給了甲對人生和生命價值的真正體味。

現代社會工作的節奏是快四步,不僅肉體疲勞,精神也會疲憊不堪。適當地休息,就好比軍隊剛剛打了一場惡仗,休整一下,以利再戰,是非常必要的。其實,孩子的學習又何嚐不是這樣的呢?三點一線的學校生活,整日麵對黑板、課本的單調“風景”,成績提高的同時,消磨掉的東西卻也不少。首先是他們寶貴的視力,近視在現代中學生當中已經是非常普遍的情況了,還有,孩子的背是否已經在讀書的時候習慣性地駝了下來;他們對美的那份敏感與細膩呢,一樣被淹沒在公式、數字與很多不知所雲的詞句裏。因此,孩子們需要休息,需要一個完整香甜的睡眠、一段輕鬆舒緩的音樂或者一份精致可口的飯菜……

悄悄話:

不要將自己的精力完全放在學習上,該休息時就好好休息,該運動時就好好運動,隻有健康的身體才會有學習的資本。

2.作息要合理,保護好身體

若想有充分的精力去積極主動的學習,你就要有健康的身體做保證,必須要注意作息時間的安排,要保持良好的睡眠習慣。

睡眠是人的生命活動中最不可缺少的有機組成部分,它也是人體必恢複精力和體力的必要條件,對處於成長期的孩子來說更是如此,因而你一定要養成按時睡覺,早睡早起的好習慣。

現實生活中,父母應該說大都很重視這一點,很注意女兒睡覺習慣的培養。但不可忽視的是,也確實有不少孩子養成了熬夜的習慣。究其原因,有些孩子是因學校布置的家庭作業多,家長又要求孩子學琴、練書法、繪畫、寫日記、背誦等,致使孩子熬夜;有些是家長每天晚上帶頭看電視,子女也跟著看,直到看到“祝您晚安”;有些則是家長習慣睡前讓孩子背一首詩、講故事、背誦外語單詞、要求孩子躺在床上對一天所學習的功課“過電影”,造成孩子大腦興奮,不能按時入睡。所有這些使孩子熬夜的原因,都是不符合科學的要求的,對孩子的健康和成長都極為有害。做父母的必須記住,生長激素成長最盛的是11時至半夜,超過這個時間睡,對孩子健康必然會產生負麵影響。

著名中醫師李家雄根據醫療實踐指出,常常晚睡的孩子常有過敏性鼻炎和氣管不好的毛病。臨床上還發現,熬夜工作的大人容易衰老,而孩子則有眼睛易疲倦、常腳酸、不愛走路且情緒不穩定的傾向。

為了成長中孩子的健康,一定注意培養孩子早睡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