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睡,可以使兒童的體力和精力得到恢複。那麼,如何才能使孩子獲得良好的睡眠效果呢?
①每晚9點左右就讓孩子做好睡前準備工作,準時上床睡覺。如讓孩子去陽台呼吸新鮮空氣,深呼吸,刷牙洗腳,靜坐一會使身心放鬆。
②要抑製刺激,如睡前不要看電視和電影、不看書籍、不要打罵訓斥孩子、不要強迫孩子做不願做的事等。
③每天堅持按時早睡早起,堅持鍛煉身體,做一些孩子力所能及的運動。
④入睡前不要讓孩子吃夜宵,不要飲濃茶、咖啡、飲料和吃巧克力;晚飯不要吃得過飽,可以吃一些含有氨基酸的食物。
⑤要有一個舒適安靜的環境,床鋪要符合孩子的要求,不要亮著燈睡,可播放催眠曲,培養孩子按時上床、上床立刻入睡的良好習慣。
沒有好的休息,就不可能有好的學習,應該讓女兒明白早睡早起的好處,給孩子創造平安、安靜、舒適和溫馨的就寢環境。
悄悄話:
睡眠是你恢複精力和體力的最主要的“食糧”,因此,一定要注意勞逸結合,該休息睡眠時就不要再熬夜。
3.多做運動,鍛煉身體很重要
當你身體虛弱時,學習就會很容易感到疲憊;失去了強壯的體魄,很多事就沒有“力量”去做。可以說,健康的身體是生活和學習的前提條件,隻有身體健康,才可能管理好時間,好好學習,而要使自己身體健康,就一定要多做運動,鍛煉自己的身體。
為了健康強健的體魄,要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適當的運動,不但能提升身體的健康,還能促進個人活力,讓身體隨時保持平衡,有助於精神上的愉快。
看過電影《阿甘正傳》的同學都知道,它講述的是亞拉巴馬州一個天真善良的年輕人總在不由自主之中磕磕絆絆地取得成功的故事。電影中有這樣一個情節:阿甘感到灰心、困惑,於是他開始跑,不停地跑。從海岸這頭跑到那頭,來回跑了幾圈之後,他覺得好多了,終於做出了自己的人生抉擇。
有時候學習太緊張,我們往往很少主動去參加運動,長時間的伏案學習後,腦細胞得不到充足的血液和氧氣供應,容易出現疲勞,感到頭昏腦漲。也有的時候,因為一些不同的事情,我們會感到沮喪、困惑或無聊。
在這些情況下,或許我們能采取的最好辦法就是像阿甘那樣:停止學習,或者放下不愉快的情緒,去做一些自己比較喜歡的體育運動,如跑步、打球等活動。運動不僅有利於我們的身體健康,而且還具有解除大腦疲勞、振奮精神、調節心理狀態等神奇功效。
沒有規定說哪一種運動方式最好。有的人喜歡像阿甘那樣跑步,有的人則喜歡騎車,還有的人喜歡滑冰、跳舞或做操。
不管是什麼運動,隻要勤加練習,就能幫助維持自己的健康。當然要注意到,如果運動過度,會造成疲勞,反而有可能會失去健康;若花大量時間運動,沒有顧到學習和其他事情,也會適得其反,所以凡事一定要適可而止。一般來說,每星期運動三次左右,每次鍛煉的時間在20至30分鍾之間,長期堅持下去,就能收到良好效果。
悄悄話:
生命在於運動,多做鍛煉不僅有助於你強健自己的身體,更能讓你體會生命的可貴,更加的珍惜生命。
4.凡事多動手
有些能力,需要你自己去動手才能逐漸培養起來,也才能體會其中的樂趣和成就感。
小潘妮4歲,一天她的媽媽買回了日用品,正在廚房打開冰箱,把雞蛋放在冰箱裏。小潘妮本來跪在廚房的桌子上看著媽媽把買來的食品拿走,當媽媽把放雞蛋的盒子從冰箱裏拿出來放在桌子上,然後把雞蛋從買來的食品袋中拿出來,潘妮便伸出手去抓盒子,也想幫著把雞蛋放到雞蛋盒裏,“別動!潘妮,”媽媽大聲叫道,“你會打碎它們的,最好讓我來做這個。親愛的,等到你長大一點兒再來幫忙好嗎?”
媽媽無意中打擊了潘妮的自信心。她所得到的印象是她太小了,根本不可能作這樣的事情。由此及它,潘妮會放棄許多努力,乖乖地等待“大一點兒”這個時刻到來。其實一個兩歲的小孩兒,隻要她小心,是可以把雞蛋放好的。如果我們看到孩子完成這項工作以後,臉上是多麼興奮地發著光,我們就會懂得這一點一滴對孩子的成長是多麼重要!
小保爾的鞋帶開了,但他怎麼也係不好,然後就坐著等媽媽過來幫忙。後來,他幹脆不想自己動手,隻要遇上類似情況,他就大喊媽媽,媽媽很有耐心地為他係好了鞋帶,一次又一次。這時的保爾會感到什麼呢?他會感到他自己真的是太笨了,而媽媽真的是有魔力,能那麼快就把鞋帶係好。這樣,保爾得到的信息又是什麼呢?他覺得,算了吧,我沒辦法和媽媽相比,我不用努力了,以後不但鞋帶需要媽媽來係,衣服也讓大人給我穿吧,這樣更加方便一點。
在孩子的嬰幼兒時期,麵對著大千世界,他們常常感到束手無策。但是,仍然有勇氣進行各種嚐試,要學習各種方法,以使自己適應,使自己能夠融入這個世界中。但是在這個時候,我們成年人往往無意之中給他們設置了許多障礙,而不是幫助他們。我們這樣做的根本原因是不相信他們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