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朋友是能夠了解、理解你的人。他喜歡你,而且不受謠言或是別的什麼事情的左右,你可以跟他生氣也可以跟他吵架,但這並不影響友誼,你們總能相視一笑泯恩仇。好朋友還是無話不說的可以徹夜傾訴的對象,你根本不必擔心他的口風不嚴,他會是你所有秘密的最後終結者。好朋友還是無論發生什麼樣的變故總能站在你身邊的人,大家不但分享快樂時光,也一起度過艱難歲月。”
每個人都需要理解,孩子也不例外,隻有在理解別人的同時,我們才可能去幫對方進而得到對方的幫助,要想做到理解對方,你需要從這幾個方麵入手:
(1)了解同學的內心想法
在你與同學的交往過程中,你很可能隻是停留在對對方的外部特征的了解上,而不善於了解對方的內心活動。這種感知的不靈敏和理解的不深刻肯定會影響你與同學間交往的深度和融洽性。因此,在與人交往時,你不妨努力做到善解人意,助人為樂。
(2)以熱情,豁達的心態去對人
除了周末,你一般是每天都要和幾十位同學生活在一個集體之中的。而不同的同學有著不同的家庭環境,有著不同的生活經曆,有著不同的性格愛好。交往中難免發生磕磕碰碰的事情,同學之間,個人和集體之間常常會有利害衝突。這個時候,你就應該真誠地去愛你的同學,把集體放在你的心中,以一顆豁達,熱情的心去麵對任何一個人,那麼,你將永遠幸福快樂,遠離煩惱憂愁。
(3)分清個人與集體的關係
一個人離不開集體,正像一滴水離不開浩瀚的江河大海,否則會幹涸一樣。一滴水的壽命是短暫的,但當它彙入海洋並與之融為一體的時候,它就會獲得永生。一片雪花微不足道,然而,它“分才一毛輕,聚成千鈞重。”一粒石子固然渺小,但“高山不擇細土,故而能成其高。”一個人又何嚐不是如此呢?如果你離開了所生活的集體,離開了同學,那麼你的生活和學習都將成為無根之木,無源之水。
悄悄話:
在交往過程中,你應該謹記,別人所需要的並不是你的讚同行為,而隻是你對他的理解。
8.相互學習,優勢互補
尺有所短,寸有所長。而取長補短正是人類獲取經驗不斷進步的重要方法之一。你要想在學習上提高自己,就應該掌握這種優勢互補的方法。
19世紀,德國的化學家維勒和萊比希,有著截然相反的氣質和性格。萊比希豪爽開朗,富於挑戰性;維勒溫和沉靜,遇事不露聲色。他倆的性格如同水火,別人說維勒是“一盆冷水”,萊比希是“一團烈火”。兩人合作伊始,很不習慣,常有摩擦。但由於他們經常溝通,加深了彼此間的理解,並共同致力於相同的科學課題,努力從對方身上汲取有益的啟示,求大同,存小異,化小異,擴大同,兩人的關係越來越默契,使得學術研究相得益彰,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共同成了有機化學的創始人。
這個真實的故事告訴人們:隻有奉行略小節而取大義的“模糊哲學”,才能在大目標一致的前提下,優勢互補,廣結善緣,團結更多的人去共同奮鬥。這個故事還昭示我們:性格迥異的人若能求同存異,取長補短,就能使得智慧不斷升華,就能創造出更加輝煌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