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對明星的崇拜對學生來說並沒有什麼絕對的理由,隻是在這個年紀,就會自動產生一種正常的欲望:找一個人來讓自己崇拜。而明星又是最經常出現在你的視聽中的,因此便首當其衝。
有不少的學生都可稱得上是“追星族”。從影星周潤發,張曼玉到歌星麥當娜、傑克遜,再到球星邁克爾·喬丹、羅納爾多……這些“星”們在追星族的心目中光芒閃耀,魅力無窮。
對於自己所追的星,或者說自己所崇拜的偶像,有人看他主演的每一部影片,聽他唱的每一首歌曲,對他的比賽更是一場不缺。不僅如此,他們還瘋狂地購買偶像的畫冊、唱片,收集有關偶像的一切資料;從生辰星座、身高體重、興趣愛好、服裝品牌到戀愛情史……如數家珍。
還有些人總喜歡那些個性鮮明、形象獨特的偶像,以他們為自己的目標。為了使自己在其他同學眼中特別些,引人注目一點,便瘋狂地追捧,模仿他們的偶像,整天看著偶像的照片,到處搜刮他們的花邊新聞,沒完沒了地聽他們的歌。甚至在學習的時候,他們也要邊聽歌邊做作業,聽著聽著,心也就不知飄到哪裏去了。
其實,對偶像的盲從心理是你這個年齡段的心理特質決定的:
(1)慕拜心理。試想一想,你現在喜歡的明星是不是男的大多英俊瀟灑、風流倜儻,扮演的也多是些義膽衝天、俠骨柔腸的錚錚鐵漢;女的則羞花閉月、沉魚落雁,扮演的也多是些嬌媚可人、善良溫柔的婷婷玉女:球星也都英姿勃勃、氣質逼人,在賽場上更有翻雲覆雨、左右全局之勢。這些難免讓正處在青春期的少男少女們羨慕、迷戀、崇拜甚至瘋狂。
(2)從眾心理。在中學生中,追星現象很普遍,勢力也很大,以致本來沒多大心情追星的同學,為了不被看做“落伍”,不被視為“異端”,也自覺不自覺地入了流。
(3)時尚心理。“追星”,在不少中學生看來,就是件時髦的事,至於有沒有道理、有沒有價值,何必管它那麼多?隻要有“星”可“追”就足夠了。
由此看來,追星對你說來或許也是一種正常的行為表現與心理需求,你無須為此承擔太多的批評。但是,正所謂適可而止,凡事都有一個度,追星自然也不例外,你一定要記住:千萬不能為了追星而影響自己的心理成長和學習進步,否則,就得不償失了,所以,在追星時你應該把握以下幾點:
首先,不能盲目。你所崇拜的應該是真正有你值得崇拜的東西的“星”。他不能隻是“金玉其外”,而應該有高尚的人品和超凡的氣度;他不僅僅吸引你的目光,更應該能震撼你的心靈。
其次,不能陷入瘋狂。不要濫花時間和金錢在追星上。因為,星畢竟隻是星,它永遠也不可能成為你生活全部,也不可能成為你生活的重心,他的光芒也永遠不會罩到你的身上。
再次,不要過於狹隘。同學們所崇拜的偶像有同有異,不能因為偶像的不同,就對別的同學持排斥甚至敵對的態度。
最後,更應該善於從自己所崇拜的偶像身上吸取積極的人生經驗。影視明星的成功一般都有著其值得稱道的地方,我們要學習的就是他們這些部分,而且,追星不一定就要追歌星影星,你要能將範圍擴大,凡是各個領域有所成就的人都可以是你要追的“星”。比如文學領域的莎士比亞和海明威,比如商界的比爾·蓋茨,甚至還有家人、親友或傳說中的人物等。以他們為偶像,多是因為他們身上某種令人感動的精神,這種精神,可以成為我們奮鬥的動力。
悄悄話:
對偶像的崇拜,對明星的追慕一定不能過於盲目,要知道,你最終所成為的隻能是你自己。
13.三人行,必有你師
孔子雲:三人行,必有我師。你所不知道的永遠比你知道得多,而別人也總有你值得學習的東西,所以你一定要保持謙遜,萬不可自滿。
自信是女孩子最應該具有的品格,但真正的自信永遠還是建立在自知的基礎上的。一個人要想擁有真正的自信,就必先得真正地了解自己。過度盲目的自信會變成驕傲自負。所以,無論在任何時候,永遠不要以為自己已經知道了一切。不管人們把你評價得多麼高,你永遠都要清醒地對自己說:我是一個毫無所知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