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已經有上千年的文明史了,到了現在,科技發展更是突飛猛進,人類所積累的知識寶藏也豐富得讓你取之不竭用之不盡。每一個人的生命長度與人類曆史相比都隻有那麼短暫的一瞬,每個人所掌握的知識與人類的全部知識相比就如同滄海一粟。所以永遠不要說自己無所不知。隻有無知愚蠢的人才會那樣妄自尊大、自鳴得意,其實他所驕傲的自己“特長”往往正是受人譏笑奚落的短處,這種人往往把應該引為奇恥大辱的事大吹大擂。
《論語》有言曰:“三人行,必有我師。”它是說每個人身上都有你可以學習的長處。一些以自己的知識豐富為榮的人往往隻談論那些早已經形成定論的事情,他們所做的判斷一點也不吸引人。結果,那些忍辱負重、深受壓迫之苦的人們起來進行抗爭,為了動搖殘暴的政權,甚至會質疑合法的政權。你知道越多,就會變得越謙虛,滿足你虛榮的最好辦法就是謙虛。就算你已經完全有把握的事,也要表現得還有些不確定;如果你真的想說服別人,那就講述你的觀點,而不是宣布你的觀點,要表現出你願意聽取別人的意見,而自己的不一定正確的樣子。
如果你經常和傑出人士交往,自己又有心留意的話,你一定會從這些人身上發現平常人所不具有的品格。注意觀察那些出類拔萃的人,是最佳的學習之道。長期這樣,你必能從中學到許多知識和經驗。當你與一個人初次見麵,不知道為什麼目光就被牢牢地吸引,對對方產生好感,且認為對方是一個不錯的人時,這個時候,你最好細心的觀察他,要好好的用心想想,他是靠什麼吸引了自己,讓自己留下良好印象的。其實,你應該知道,這個人之所以這麼吸引你,通常都會有多種原因。諸如謙虛卻又不卑不亢的態度,不卑微地表達敬意的方式,優雅、不造作的肢體語言,幹淨整潔的著裝等等。知道了這些,緊接著你就應該深入地向他學習,但要注意的是,即使學習對方,也不可完全舍棄自我,一個畫家如果隻是模擬其他畫家的作品,即便所畫的作品再出色,也絕對要比原作遜色,因為充其量,它也隻不過是一幅完美的複製品罷了。因此,你一定要謹記,在向他人謙虛的學習時,千萬不能遺棄自己的獨特個性。
驕傲的人通常隻會以一種資本為依賴,誇誇其談,這是一個很不好的習慣,往往會讓你付出慘重的代價。越是驕傲的人,付出的代價越會沉重。一個人如果太驕傲了,就會看不起其他任何人,甚至藐視權威,輕視規則,變得妄自尊大,誰都瞧不起,誰都不放在自己的眼中,就會“不承認世界上有比他更強更高的人,不承認客觀實際,目空一切,”這樣的話他就會逐漸的生活到他所幻想一個人唱獨角戲的世界,嚴重脫離實際,最後隻剩下孤獨的自己。一個人如果太驕傲了,他就會陷入一種莫名其妙的自我陶醉之中,陷入一個不切實際的驕傲自大的陷阱之中,無論別人怎麼看他,無論別對他有什麼樣的說法和評價,他的“自我感覺”將永遠是良好的,他永遠生活在聽不進批評的自我滿足之中。莫裏斯·斯威策說過:“驕傲自大的人喜歡見依附他的人或諂媚他的人而厭惡見高尚的人。……而結果這些人愚弄他,迎合他那軟弱的心靈,把他由一個愚人弄成一個狂人。”
謙虛並不是完全否定自我,他所表達是對自己的一種尊重和一種肯定。謙虛是成功與失敗的融合;你應該對於過去的失敗有所警惕,對於現在的成功有所感念。我們不能讓成敗支配自己。而謙虛所起的正是這種平衡作用,不能讓我們超於自己,也不讓我們劣於自己,也不讓我們高人一等或屈居人下。當然,你要養成謙虛的習慣,就不能隻是說說,要用時間去慢慢培養,應該謹記,隻有謙虛的人,才會有不斷的快樂,生活就是一個不斷學習謙虛的過程。
悄悄話:
真正的謙虛是最崇高的美德,是美德之母。你要時刻對自己所取得的成就保持批評的,客觀的態度,不要自我陶醉,而是謙遜的尋找獲得更大成就的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