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強化會計基礎工作是施工企業提高會計信息質量的重要基礎
(一)施工企業會計基礎工作的特點
建築產品有其特殊性,特別是項目立項後因施工環境等不確定因素,所以在施工中不同程度存在著工程的增減及變更,會出現改變施工方案、增加配套設施等合同變更,而合同變更,設計單位、施工監理、發包方確認等多個環節的簽認程序很多是滯後的,因而給預期合同收入帶來不確定性。這就要求施工企業的財務人員應具備嚴謹的態度、充分的證據,減少隨意性,防止施工成本增加,效益流失。而在工程施工成本方麵,應計未計的費用比較普遍。已完工程成本的歸集和反映,能代表一個會計主體的會計基礎工作水平的高低,按照建造合同準則的要求,已完工程成本必須在當期反映,它也直接決定著完工進度的計算,杜絕人為地調整利潤。
(二)施工企業會計基礎工作中的重點
1.重視債權債務的清理完結。在施工企業,完工工程款和分包工程款的結算經常是跨年的, 建造合同的完成,離不開會計人員的參與,在會計人員要以預算管理的監督者、成本核算的執行人的身份實現會計在企業管理中功能作用,發揮與項目部、技術部、核算部的聯勞協作精神,明確責任,共同為實現企業戰略目標而努力。
2.施工企業完工工程拖欠工程款的問題應多加關注,工程墊資情況不容忽視,要考慮相應的財務風險。工程竣工決算應盡快辦理,以免延長工程保修時間,增加工程保修費用。在施工企業,以工程合同為主線,一項工程從投標(繳納投標保證金)、中標、施工、向有關單位繳納配合費、施工保證金,一直到工程的在建計價、竣工計價、工程保修期的終結,財務人員都應重視各項資金的回收,投標保證金、施工保證金、工程保修費都應建立輔助台賬,記錄相關的技術負責人和經辦人的信息,做到及時清理,到期收回,及時分析應收賬款的賬齡和損失的風險。一個工程項目隻有在保修期結束後,才能在財務上正式完結。應付賬款(分包工程款)的入賬還必須在取得和審核各種必要的憑證以後才能進行。這些憑證主要是分包方的勞務發票,以及為核對發票正確性的其他憑證。
3.施工企業的點多麵廣,在工程項目的組織管理生產中,麵對的多是各類私營企業,控製難度大,授權批準、業務經辦、會計記錄、財產保管、稽核檢查等不相容職務間應實行嚴格的“內部牽製”製度,企業內部的各級管理層必須在授權範圍內行使職權和承擔責任,經辦人員也必須在授權範圍內辦理業務。在財務會計的這個係統內,根據不同的情況,經濟活動的重要性和金額的大小,確定不同的授權批準的層次,有利於保證各種管理部門和人員的權責的明確。
4.施工企業工程項目經理對工程的進度、安全、質量、收入、成本、效益等方麵的責任負責,對材料采購、物料消耗、設備租賃使用等具有決定權。財務人員對各項費用應按其性質、管理部門落實責任部門和人員,對投標承攬經費、差旅費和業務招待費要分清責任中心,對臨時設施費、周轉材料等嚴格執行權責發生製,盡可能準確地確定攤銷率,分包成本應計價準確,不能把風險轉嫁到下一任期責任人,對電費、各項目部相互使用設備的機械使用費等間接費的分割必須取得項目經理的簽字確認,才可轉賬。財務人員核算歸集各項目部費用一定要本著“公正、公平、公開”原則,定時督促技術部門計量驗收工作量,核算部門要對各項目部進行內部計價,盡所能準確地確定各項目部的收支利指標,召開成本分析專題會議,才能將項目部核算落到實處,以激勵機製促進項目經理勤奮地工作,實現企業整體戰略目標的實現。
5.重視合同的管理。建築產品生產周期長、產品造價高,工程結算款發生拖欠應當是財務人員防範的主要風險。一旦發生經濟糾紛,合同是強有力的法律文書,同時也是明確簽訂合同雙方權利與義務、確認工程收入、工程保修期的有力依據。在日常工作中,需關注補充合同的簽訂、保管工作,當發生工程變更、索賠以及獎勵收入時,確認的依據就是施工過程中的有關會議紀要和施工日誌,財務人員要從真實性和謹慎性原則考慮,以防止企業經營指標不實的情況發生。
為了充分發揮自身職能,需要財務人員提高思想認識,克服畏難思想和情緒,強化成本意識,加強理論學習,增強計算機水平和分析能力的培養,隻有夯實會計基礎工作,方能確保會計信息的真實有效。
參考文獻
[1] 閆淑敏.解讀全麵預算管理製度下施工企業的會計職能[J].鐵道財會.2009(z1):44-48.
(責任編輯:劉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