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奮勞作與藝術靈性
形象
作者:邵大箴
程向君簡介
1961年生於沈陽
1986年畢業於中央工藝美術學院壁畫專業
現任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副教授、漆藝專業主任、中國美術
家協會漆畫藝術委員會副主任、中國工藝美術學會漆藝專
業委員會常務理事。
展覽
1989年參加第七屆全國美術作品展,獲銅獎
1995年參加第八屆全國美術作品展,獲優秀作品獎
2004年參加第十屆全國美展漆畫作品展
2009年參加第十一屆全國美展漆畫作品展
2013年參加第三屆全國漆畫作品展
程向君是一位誠實的、勤奮的、富有探索和創造精神的藝術家,他在繪畫領域耕耘二十餘年,漆畫創作成就尤為突出,可謂碩果累累,居於學術前沿。他有較為堅實的繪畫基礎,漆畫雖然與一般繪畫創作有共同的原理,但用漆的材質去創造繪畫,又有不同於其他畫種的特殊性。如何熟練地、駕馭自如地運用漆這門手藝來為繪畫創造服務,是他從事漆畫創作繞不開的課題。“作為一名漆畫家,怎樣才能找到屬於漆畫藝術的本體語言呢?怎樣才能把漆的特性發揮得淋漓盡致呢?”他東尋西找,上下求索,終於逐漸明確,從事漆畫藝術創作要妥善解決“技”與“藝”的關係,既要重視“技”,更要追求“藝”的境界。在漆畫創作中,“技”是指漆的技藝,其中含有的天然藝術因素,需要經過藝術家的精心處理,其材料特性方能得以充分發揮。但假如漆畫家為漆工藝的繁複勞作所累,而不能放開手腳在藝術創作上馳騁自己的才能,漆畫作品的藝術性往往被工藝性所遮蔽。此外,漆畫是繪畫的一種,和其他繪畫的表現語言一樣,也不應該局限於客觀物象形態的再現,而應具有多樣的現代形態,與社會的現代化與現代人的審美需求相適應。
多年來,程向君傾注心血所做的努力和取得的成就,主要就是在保持漆藝語言基本特性的基礎上,盡量減弱其工藝性操作,探尋漆畫藝術表現語言的廣闊空間。這空間的自由度,是借助傳統的媒材,大膽結合原來漆畫中被忽略或未受到充分重視的表現元素:民族傳統繪畫的寫意性和意象性,現代繪畫語言的表現性、象征性、構成性和抽象性。這意味著,他要強化漆畫表現語言的民族氣派和現代形態,同時呈現自己作品的個性麵貌。
程向君的繪畫之路是從寫生起步的,他有很好的寫實造型功力。他從寫實繪畫的實踐中體會到表現客觀物象神韻的重要性,從而領悟到傳統繪畫寫意精神與技法之奧妙,再進一步他又從中西繪畫的比較中獲得新的認識,那就是西方現代繪畫的精華與中國傳統藝術的審美有相通之處。我想,程向君在漆畫藝術創作上之所以獨樹一幟和引人關注,乃是得益於他對傳統漆藝新的闡釋和新的處理方式,得益於他開闊的藝術視野—對民族藝術和西方現代藝術以及傳統藝術現代轉型清晰的認識,也得益於他勤奮的寫生並善於將寫生之成果轉化為意象性創造的能力。他在漆畫上自由地處理虛實之間、線與塊麵之間的關係,運用點線麵及色彩的組合和現代藝術的構成和抽象原理,造成出其不意的、令人神往的韻律與節奏。他所遵循的基本原則與一般繪畫創作相似,但處理漆技藝不同於用筆用墨,其難度可想而知。不過,也正是由於漆藝的難度和特性,包括漆本身的特性以及工具和操作程序的不同,賦予漆畫以某種神秘色彩和獨有的、具有深沉特點的藝術魅力。
衡量包括漆畫在內的一切藝術創造價值的標準,主要在於藝術家的勞動難度與靈性,兩者缺一不可。從事藝術創作的人僅有能應付勞動的難度而無創造性的靈性,隻能說是蹩腳的手工藝人;反之,隻有靈性而無手藝勞作之能力者,隻能成為天馬行空的“藝術家”。唯有不畏艱難、肯於吃苦、勤奮勞動而又有靈性的人,才能入藝術堂奧而有所建樹。認真欣賞程向君的漆畫作品可以發現,他是既有獻身精神,又有靈性和悟性的藝術勞動者。
(作者為我國著名美術評論家、俄列賓美術學院名譽教授)
責任編輯 陳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