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姍桃絲 大美之愛譜華章(1 / 3)

姍桃絲 大美之愛譜華章

形象

作者:焦景莉

她很美:一頭烏發,一雙閃著亮光的黑眼睛,黃色的皮膚透著白皙,身材適中,麵容靚麗,有著“東方美人”的譽稱。

走近她,了解了她的人生足跡,你會感到她的心靈有著同樣的美!

她就是擔任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中國與葡語國家經貿合作論壇常設秘書處輔助辦公室主任的姍桃絲女士。她曾受到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習近平的親切接見,被原澳門特首何厚華所稱道,在澳門社會乃至眾多葡語國家中享有很高威望。

有誌少年磨難多

1960年10月3日,姍桃絲出生在澳門。她的出生,並未給家庭帶來喜悅。因為,她排行老八,母親沒有工作,一家十口人全靠著當警員的父親一點微薄的收入養活。再後來,姍桃絲又增添了兩個妹妹,更給這個難以維持最低生活的家庭增添了貧困。姍桃絲說,那個時候,家裏別說吃肉,連一般的家常飯都是吃了上頓愁下頓。晚上她就睡在廚房或門口,穿衣是姐姐們挨個穿了後再給自己穿。有一件事,姍桃絲說她至今記得清楚:那是她上小學的時候,一次課堂上,那位老師當著全班同學的麵喊道:“姍桃絲!看你衣服與地布一樣!”老師的喊聲使全班同學的目光刷的一下都集中到她的身上。她感到臉上火辣辣的,“哇”地一聲哭了出來。

幼小的心靈受到了如此的刺激,卻沒停止她求學的腳步。姍桃絲說:“我的父親跟我說過,你聰明,你要努力讀書,將來成為一個重要的人,對社會有用的人。有了本事和能力,才能做一個被別人看得起的人。”父親的話深深刻在了姍桃絲的腦海裏。

為了上學,七歲的姍桃絲邊讀書邊打工,她糊鞭炮,做絲花,剪衣物線,釘珠片,到當時市政部門登記木屋工作……姍桃絲用掙來的錢補貼給家裏買菜,買新校衣,買書包等,日子雖然苦累,但苦中也有樂!

或許是命運有意的考驗。不久後,母親因扛不住生活的壓力而積勞成疾,撒手人寰。後來,當警員的父親也因年事已高,加上工作、生活的雙重壓力而一病不起。

家裏的頂梁柱沒有了,這個家怎麼辦?在兄妹和澳門政府的資助下,姍桃絲到葡萄牙讀大學,雖然錢不多,但卻是兄妹們及澳門人民的深情厚意。對此,姍桃絲一輩子都心存感激。大學畢業後,姍桃絲抱著報恩家人、回報澳門市民的心願走向了社會。她先是到當時的財政司任技術員。並在這個工作崗位上,盡心盡責地幹了十年。

畢業回報社會

由於工作認真負責,姍桃絲被安排到海島市政府當處長。這使她完成了從熟悉經濟工作到熟悉民生工作的轉變。姍桃絲說:“我不僅完成了轉變,而且增長了社會經驗,更重要的是培養了管理能力!”1993年,有關單位一紙邀請函把她請到了澳門大學任財務部長,姍桃絲說:“這是賜給我的另一個工作機會,讓我了解了教育!諸如教育政策、教育方法、教育隊伍的思想、管理方法等!”

三年後姍桃絲又升遷到市政府任行政財務部部長,之後又榮升局長。隨著職位的不斷變化,姍桃絲目光開拓放遠,不僅看到整個澳門社會,而且還有澳門與世界的交流。姍桃絲說:“這裏麵對的是社會各個行業,既要考慮政策的落實,還要考慮民生問題如何回應,在這裏我經曆了一生最重要的改變,這段時間也是我最好的學習。”

姍桃絲是個懂政治、懂曆史的人,她清楚:澳門是中國的領土,孩子最終是要回家的。她熱愛澳門,更熱愛祖國。1992年,她萌生了學習漢語,為祖國和澳門服務的想法。然而談何容易,任職海島市政府,工作非常繁忙。但頑強的毅力,能吃苦與執著,是姍桃絲固有的優勢。每晚六點到八點,姍桃絲雷打不動的去參加漢語學習班,周末、節假日,別人拉她打麻將、去旅遊,她都一一婉拒,鑽到屋裏苦讀漢語、學習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