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視心理上的救助。精神的貧困比物質的貧困更可怕,能否像實行經濟低保措施一樣,為這些缺少親情關愛的孩子提供“心靈關愛和情感關愛低保”,值得我們思考。
積極推動農村留守兒童關愛服務體係建設
一是設立專門保護兒童權利的職能部門,明確相關部門之間的權責;
二是要建立健全留守兒童援助機構;
三是進一步完善農民工子女的委托監護製度,並從監護資格、監護職責、監護程序等方麵加以完善;
四是盡快建立兒童管理行政係統,健全留守兒童監管機製;
五是加強“控輟保學”工作,搞好家校配合。更好掌握留守兒童的心理、生活狀態,實行“包保到人”式管理;
六是建立村(社區)兒童保護機製,學校對輟學現象必須采取有效措施,社會和政府應為困難家庭提供委托監護、委托撫養或代養服務;
七是探索建立以學校為主體,以寄宿製為基礎的留守兒童教育製度;
八是充分調動社會力量,創建農村留守兒童托管機構(建立“假日學校”),或者政府引導和鼓勵社會力量介入農村留守兒童心理救援體係。
加強專業化的兒童社會工作訓練。兒童工作有其特殊性和專業性,應由專職人員來承擔,這在其它國家都是無一例外,畢節服毒孩子曾多次拒絕開門正說明了這一問題,要是沒有經過專業化的社會工作訓練,解決問題確實很難。每個村(社區)宜設專職兒童福利主任,有必要的社工常識,就能把孩子們的事情照料和管理好。同時對這些當地的老師、學生和社會愛心人士,進行兒童社工方麵的知識訓練,學一些其它地區的經驗,通過專業化的訓練,工作就會事半功倍。
張小媛 (全國婦聯原兒童部部長,現全國婦聯宣傳部部長,中國家庭教育學會副會長):
留守兒童是一個龐大的群體,但他們並不是問題兒童。除了個別極端的情況,留守兒童最核心的問題是與父母長期分離,親情缺失,家庭教育弱化,留守兒童的生活質量、生理和心理健康、成長環境受到影響。留守兒童並不隻是生活上極度貧困,還需要關注的是因為父母長期遠離、家庭教育缺失導致的一些心理問題。
國家一直很重視留守兒童問題,專門在國務院農民工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下設了一個留守兒童工作組。去年之前,全國婦聯是留守兒童工作的牽頭單位。
目前全國婦聯正在積極推進家庭教育促進法的立法進程,通過法律保障進一步強化家長的監護責任。2011年,全國婦聯聯合教育部等相關部委在全國40個縣市啟動農村留守兒童關愛服務體係試點工作,在留守兒童集中的地方建立“留守兒童樂園”。用機製保障在5-10年內全麵建成關愛留守兒童服務體係。據不完全統計,兩年來地方財政共同投入約4億元,為開展試點工作提供了實實在在的支持。
有的地方設置了針對留守兒童的專門機構,配備專業人員做留守兒童工作,河南省通許縣在縣一級成立留守兒童關愛中心,專門調配4個事業編製,在鄉鎮建立留守兒童工作站,每個站點配2名專職工作人員,在鄉村社區建立“愛心家園”,每個家園配備1名管理員,從組織領導、機製機構、人員經費上為開展關愛留守兒童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
目前政府轉移職能,向社會組織購買服務的力度不斷加大,中央財政從2013年開始每年投入2個億支持社會組織開展社會服務。
【給女兒的一封信】
(以下內容,根據受害女童家長田超的采訪及口述整理,有適當的內容刪減和位置調整)
孩子,爸爸想對你說
親愛的孩子:
沒有保護好你,我很內疚。
我知道村裏的學校教學質量不好,本來想過送你到黑土嶺鎮的學校讀書,但我和媽媽要出去打工,你在這裏讀書,奶奶方便照顧,起碼你也能夠學會認識數字。
沒想到發生了這種事。
有一天,你躺在沙發上,躺了很久,不說話,我用手機偷拍照片,你都沒有發現。那段時間,你跟變了一個人似的,我看著很難受,但不知道該怎麼辦。
你的媽媽也很擔心你。
有一次,你還是這麼躺著。媽媽問你,不高興嗎?是因為那個老師嗎?我說了你媽媽,不允許她再提這件事情。
慢慢就過去了,你會忘記這件事,都會好起來。
你會好起來的。還記得去年9月份的一個星期六嗎?我帶你去黃河公園,坐過山車、碰碰車,你一直在笑。這才是你。是的,我以前都沒有帶你出來玩過。
在黃河公園那天,我跟你說,以後會送你去一所有很多好玩的東西的學校。你至今已經問過我兩三次,什麼時候送你去這樣的學校。
我一直希望給你轉學,到一所教育條件更好的學校,有更多好玩的。
但我現在沒有條件,隻能給你買早餐奶、喜歡吃的零食、喜歡的漂亮衣服,還有你在電話裏跟我說的“一把槍”和“車車”。請你理解。
還有,我想以後帶你搬到吳忠市,就是有黃河公園的那個地方。我們再也不回秀水梁。
你的爸爸:田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