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講神話、傳說與曆史
一關於神話
上古史跡,年代渺遠,考索至難,太史公修《史記》,略去三皇,不談開辟,是嚴肅的史學家不得已而為之也。生於春秋博學多才如孔子,尚且慨歎:“故於夏殷之禮曰吾能言之,杞宋不足征也,文獻不足故也。”“君子於其不知,蓋闕如也。”對於太史公這一謹慎做法,有人則不以為然,唐代司馬貞在《補史記序》中批評道:“太史公作《史記》,古今君臣,宜應上自開辟,下迄當代,以為一家之首尾。今闕三皇而以五帝為首者,正以《大戴禮》有《五帝德篇》,又《帝係》皆自敘黃帝以下,故因《五帝本紀》為首。其實三皇以還,載籍罕備,然君臣之始,教化之先,既論古史,不合全闕。近代皇甫謐作《帝王世紀》,徐整作《三五曆》,皆論三皇以來事,斯亦近古之一證。”
太史公“闕三皇而以五帝為首”,盡管謹慎若此,但一部50餘萬言的《史記》之中,仍有不少可疑的史料,尤其開篇的《五帝本紀》中的主角黃帝、顓頊、帝嚳、唐堯、虞舜,每被指為若存若亡,若明若暗,且求證於它書,多所乖異,因此有人把“五帝”列為傳說時代,漫說黃帝、顓頊、帝嚳,即便後於他們的堯舜禹也被一並抹殺,將之統統列為神話傳說人物。
何謂神話?神話學家對於神話曾有各種各樣的定義。
玄珠(茅盾)“據最近的神話研究的結論”,將神話定義為“各民族的神話是各民族在上古時代(或原始時代)的生活和思想的產物。神話所述者,是‘神們的行事,’但是這些‘神們’不是憑空跳出來的,而是原始人民的生活狀況和心理狀況之必然產物”。
謝六逸認為施彭斯(Lewis
Spence)的《神話學概論》一書最能說明神話學的性質,施彭斯說:“神話(Myth)是神或‘超自然的存在’的行為說明,常在原始思想的界限裏表現,神話企圖說明人類與宇宙的關係。在敘述神話的人們,有重大的宗教價值。神話又是因為說明社會組織、習慣、環境等特性而出現的。”
有人概括得更為精煉:神話是“‘關於宇宙起源,神靈英雄等的故事。’(A. Lang)或再詳釋為‘關於自然界的曆程或宇宙起源宗教風俗的史談。’(H.
Hopkins, R.H. Lowie)”
定義總不免籠統,林惠祥根據神話的性質將神話分為八大類:
(一)開辟神話(Myths of Creation)——這一種包括天地自然物人類的起源等神話。
(二)自然神話(Myths of Nature)——這一種包含各種自然物及自然現象的神話。
(三)神怪神話——這一類包含神祗與妖怪二種,因為他們同是超自然的東西,性質相近,無確切的界限。
(四)死亡靈魂及冥界神話——這一類所包括的三者是一串的。
(五)植動物神話(Myths of Animals and P Larnts)——植動物全體的起源常在開辟神話中述及。
(六)風俗神話(Myths of Customs)——這一類包括社會製度與生活技術二種,前者是精神方麵的風俗,後者是物實方麵的風俗。
(七)曆史神話(Myshs of Historical Events)。
(八)英雄或傳奇神話(Myths of Romances and
Heroes)——屬這一類的是比較有傳奇性的一篇故事,敘述某個英雄的行為,這種英雄大都無曆史的根據,但在民眾中也常被信為實有的人物。
根據上述定義以及林氏的分類,與古史研究能夠掛上鉤的就是(七)曆史神話(Myths of Historical
Events);關於這類神話,有的神話學家認為“曆史和神話的界限常不很分明,有些神話,實是根於曆史的事實,不過加上神話的色采,以倘恍迷離疑真疑假。”有的神話學家的看法則與此相反,認為所謂“曆史神話”不過是古代詩人們使得神話曆史化或哲學化的結果。
二神話與曆史
神話與曆史的關係究竟如何呢?這是一個相當複雜的問題。就中國的曆史神話資料來看,應該說的確有不少是古代詩人們使得神話曆史化或哲學化的結果。如司馬貞所稱讚的皇甫謐的《帝王世紀》彌補了太史公首闕的開辟和三皇的記載:
天地未分,謂之太易。元氣始萌,謂之太初。氣形之始,謂之太始。形變有質,謂之太素。太素之前,幽清寂寞,不可為象。惟虛惟無,蓋道之根。道根既建,由無生有。太素質始萌,萌而未兆,謂之龐洪,蓋道之幹。既育萬物成體,於是剛柔始分,清濁始位。天成於外而體陽,故圓以動,蓋道之實。質形已具,謂之太極。
天皇大帝,曜魄寶。地皇為天一,人皇為太一。
天子,至尊之定名也。應神受命,為天所子,故謂之天子。故孔子曰:“天子之德,感天地、洞八方。是以功合神者稱皇。德合天地稱帝。義合者稱王。”
功合神者稱皇。德合地者稱帝。德合人者稱王。
太昊帝庖犧氏,風姓也。蛇首人身,有聖德,都陳。作瑟三十六弦。
如此的“開辟”,如此“三皇”,漫說當代,即便是2000年前的讀者怕也不會篤信。與此相似的還有《文子·道原》:
古者三皇,得道之統,立於中央,神與化遊,以撫四方。
再看三國徐整的《三五曆紀》(又名《帝王五運曆年記》),其書已佚,茲將《藝文類聚》、《太平禦覽》諸類書之引文輯錄於後,《四庫全書·子部·類書類·太平禦覽·卷二》:
天地渾沌如雞子,盤古生其中,萬八千歲,天地開辟,陽清為天,陰濁為地,盤古在其中,一日九變,神於天,聖於地,天日髙一丈,地日厚一丈,盤古日長一丈,如此萬八千歲,天數極髙,地數極深,盤古極長,後乃有三皇。數起於一,立於三,成於五,盛於七,處於九,故天去地九萬裏。
《四庫全書·子部·類書類·藝文類聚·卷十一》:
歲起攝提,元氣肇□,有神靈一人,有十三頭,號天皇。
《四庫全書·子部·類書類·事物紀原·卷一》:
歲起攝提,元氣肇始,有神人號天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