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以多元化的傳播策略影響多樣化的公眾
良好的傳播通常都是非常個性化的傳播。現在我們麵臨的時代有兩個鮮明的特點:一是公眾多樣化,二是信息爆炸。在這樣的環境下,傳播管理麵臨前所未有的挑戰。依賴單一的傳播手段將組織信息通暢送達目標公眾通常是很難實現的,所以學界提出“整合營銷傳播”的概念,以多元化的傳播策略影響多樣化的公眾。從操作層麵看,將廣告、公共關係、大型活動或專題活動、銷售推廣、包裝設計、企業形象識別係統(CIS)等手段加以綜合運用,即形成整合營銷傳播,這些整合的元素不是一種簡單的拚湊,而是相互配合的係統化組合。
旅遊業國際公關的特點決定了采取此種策略的必要性。具體而言,就是旅遊業組織以營銷策略為基礎,擬訂一個各有側重同時相互協調的整體傳播策略,通過多種方式和途徑與各類公眾進行有效溝通,影響複雜而多樣的國際公眾,從而在國際公眾的心目中建立起關於旅遊目的地、旅遊業組織及其產品的全方位的、係統的、鮮明的品牌形象。
(三)選擇良好的合作夥伴
開展國際公關,選擇一個卓越的國際公共關係服務機構作為合作夥伴是非常重要的。組織在選擇合作夥伴的時候,特別要注意從“資質+經驗”的角度選擇合作夥伴。資質是指公共關係專業機構的專業素質,包括人才的專業素質、實踐個案的專業素質;經驗是指專業人員的經驗和專業機構的資曆,尤其是專業機構的資曆。
(四)恰當利用雙方的文化差異
國際旅遊的有效傳播有兩條“捷徑”可以選擇:一是吸收對本土文化有深刻認識、有工作經驗的人士加盟;二是選擇對跨文化傳播有深刻理解,或具有跨國實施傳播管理經驗的人士加盟,其目的在於能夠恰當地利用雙方的文化差異。
文化差異既可能成為旅遊業國際公關的障礙,也可能成為旅遊業國際公關的契機,關鍵在於旅遊業公關人員是否深諳雙方文化、能否把握住文化的融合點。例如,許多世界著名飯店集團在進入中國市場時都選擇了有一定寓意的中文名稱,如“喜來登”、“凱悅”,為飯店形象的塑造發揮了不小的作用。
文化差異不僅體現在語言上,而且,還有時間、空間、禮儀、象征等方麵的非語言溝通的文化因素,都需要引起足夠的重視。
例如,1997年的“新世紀—中國”美國大型促銷活動就是一次典型的國際公關活動。此次宣傳促銷首次在國外市場上采用了“大篷車巡遊”的方式:所有促銷人員分乘4輛彩色大巴,車身繪有長城、故宮、桂林山水、秦兵馬俑、東方明珠、絲綢之路等中國旅遊經典景點,很醒目,富有吸引力。自6月15日在美國首都華盛頓的自由廣場開幕啟程後,車隊曆經紐約、費城、裏士滿、奧蘭多,行程逾4000公裏,一路浩浩蕩蕩,成為一個充滿活力、移動的大廣告。促銷團在上述城市和芝加哥接受了新聞采訪,進行了一係列拜訪並舉辦了9場大型活動。所到之處,無不受到熱烈歡迎,並且受到新聞媒體的廣泛報道。這次活動使當地居民、旅行代理商、當地政界及商界人士加深了對中國的了解,對赴中國旅遊產生了濃厚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