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旅遊業國際公關的基本準則和策略(1 / 2)

第三節旅遊業國際公關的基本準則和策略

一、旅遊業國際公關活動的基本準則

(一)遵守國際慣例

遵守與公共關係工作有關的國際慣例是開展國際公共關係活動的一項基本準則。1961年,國際公關協會有了自己的《國際公共關係行為準則》,1965年該協會又在雅典通過了《國際公共關係道德準則》。這兩個文件對國際公共關係從業人員的行為提出了一些原則性的要求,如注重信息的真實性和充分的交流,尊重和維護人類的尊嚴,對社會和公眾利益負責等。所有國際公共關係工作者都應遵守這兩個文件所規定的準則。

此外,國際公共關係領域還有一些更為具體的國際慣例,如在向社會公眾廣泛傳播信息的過程中,注重保守組織和客戶的商業機密;公共關係職業性服務機構要在公平競爭的基礎上尋求公共關係項目,不得向自己已有客戶的競爭對手提供服務等等。這些通過人們長期的公共關係實踐所形成的成文或不成文的國際慣例必須為國際公共關係工作者所遵守。在開展國際公共關係活動時,不斷了解和把握變化發展著的各種國際慣例是做好相關工作的必要前提。

(二)理解和研究各國、各地區的地方特點

承認世界的多樣性,尊重各地區、各國的地方特點,是開展國際公共關係活動的另一個基本準則。地方特點一般包括政治製度、法律法規、生活水平、文化傳統、禮儀禁忌、宗教信仰、交往語言、風俗習慣等。

理解和研究各國、各地區的地方特點,對於成功地開展國際公共關係活動至關重要。做到這一點,要注意以下問題:其一,要承認人類社會多樣性和差異性,善於在求同存異的基礎上,開展各方麵的工作;其二,本著理解和包容的態度,深入研究和平等對待各地區、各國的文化特點,防止和避免因受原文化的影響而產生的偏見;其三,“入鄉隨俗”,在尊重對方文化的基礎上,展現本民族的特色,有特色的文化才具有世界性;其四,要通過實踐活動不斷積累經驗,注意吸取教訓。

(三)放眼全球

在今天這個不斷發展變化的世界中,國際社會成員的相互依存、相互影響的作用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深刻而廣泛。因此,在開展國際公共關係活動時,以全球性的眼光來思考和看待公共關係工作所涉及的問題是開展國際公關的一個基本原則。這就要求國際公共關係工作者應該做到:充分了解國際政治、經濟形勢的變化和發展趨勢;關注人類社會共同麵臨的重大問題,如全球經濟發展的不平衡,國際金融市場的波動,生態環境的保護,恐怖組織的活動,威脅人類生存的疾病的傳播等;重視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尤其是新聞傳播媒介和技術的應用;掌握公共關係理論研究的新成果和公共關係實務發展的新動態。

二、旅遊業國際公關的基本策略

國際公共關係要實施有效傳播,公共關係的主體就必須走進當地文化之中,在深層次的文化的理解之中實施傳播,這是國際公關成功與否的關鍵和難點所在。為此,要采取科學的公關策略。

(一)全球化策略,本土化執行

全球化策略、本土化執行是企業界和傳播界達成共識的跨文化傳播的策略。這一策略同樣適用於全球化時代的中國旅遊國際公關。旅遊業組織製訂全球化策略的時候要“大處著眼”,充分考慮政治、經濟、文化、發展水平、媒介關係、公眾現狀、公共關係標準等因素;實施本土化執行時要“小處著手”,包括製定一個適合本土執行的計劃,充分運用本土的公共關係人力資源。全球化策略、本土化執行是全球化時代國際公共關係策略的基調。如雀巢咖啡的廣告語,原來“速溶,方便”的訴求就很難喚起中國消費者的欲望。改成“味道好極了”,由於符合中國大眾的文化心理,而大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