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旅遊業國際公關的環境分析(1 / 2)

第二節旅遊業國際公關的環境分析

任何一個旅遊業組織在進入國際市場時,都不可避免地會碰到錯綜複雜的公共關係環境。為了在激烈的競爭中占領國際市場,加強和改善自身競爭能力,旅遊業組織應加強對國際市場環境的研究和分析,以便調整和控製自己的公關策略。旅遊業國際公關活動的環境包括政治、法律、經濟、社會文化、人口等環境。

一、政治、法律環境分析

國際旅遊活動和政治是密不可分的。從國際市場的開拓到國際市場的經營都會受到對象國(就國際旅遊而言,對象國既包括客源國和地區,也包括目的地國家和地區)的政治和法律因素的影響,所以特別要注意其政治、法律環境的分析。

(一)目標市場的國家政治穩定性

旅遊業組織開展國際公關活動最關心的就是對象國的政治環境穩定與否。尤其是旅遊組織一般都是以追求長期利潤為其戰略目標的,政治環境的突變往往會破壞旅遊業組織戰略目標的實現,甚至給其帶來毀滅性的打擊。所以在收集公關信息時,不僅要注意觀察目標市場的目前政治氣氛,還要盡可能了解該國將來的穩定程度,洞悉其政治與經濟走向。某個國家或地區的社會環境不穩,既可能給本國的旅遊經營帶來風險,也有可能給旅遊業帶來機會。例如,中東地區的不穩定使相當多的國際旅遊者選擇到中國來旅遊。公關人員應了解整個國際環境尤其是對象國社會環境的變化,才能盡可能地避免經濟風險,甚至可以不失時機地利用環境的變化,審時度勢,采取更為有效的公關策略。

(二)旅遊產品對國際市場產生的影響

涉及國際旅遊業務的組織要有政治敏感性,要及時了解所經營的旅遊業務和旅遊產品在對象國和地區是否會引起政治性的保護或排斥。如果其旅遊業務和旅遊產品對對象國的經濟目標是有益的,往往會受到該國政府的保護;反之,如果對對象國基本上沒有益處,或者會帶來某些恐懼感,就不會受到該國政府的保護。同時,還要掌握國際政治事件對對象國政治經濟的影響,以及在對象國開展旅遊業務可能帶來的風險和阻力。

(三)法律環境影響

法律環境,主要是指各種經濟立法,如專利法、商標法、廣告法、競爭法、投資法、商品檢驗法、環境保護法、反傾銷法、關稅征收法,以及保護消費者權益的種種法令。這些法律全部都是不可控製因素。一般說來,西方發達國家經濟立法比較完備,其目的有的是為了保護競爭,有的是為了保護社會利益,有的則是為了保護消費者,這些法令對旅遊業組織的國際公關活動影響較大。

二、經濟環境分析

旅遊業經營的國際經濟環境主要包括市場規模和經濟特征。

(一)市場規模

一個市場規模的大小直接關係到旅遊業組織值不值得去開發這個市場,所以旅遊業組織在進入某國市場之前,首先要掌握該國的市場規模。決定旅遊市場規模的主要因素是國民收入和人口。

1.國民收入水平

國民收入水平的高低是決定一個國家能否成為有吸引力的旅遊客源市場的重要因素之一。收入水平高,則購買力也高。通過對國民收入水平的分析,可以計算市場潛在的旅遊需求。對國民收入的分析通常包括國民生產總值(GNP)、人均國民收入和收入分布情況三個方麵。國民生產總值可以反映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水平和市場銷售潛力。人均國民收入是衡量一個國家居民生活水平及市場商品需求的重要指標。考慮到旅遊消費的特殊性,還要特別考慮該國的收入分布情況、居民家庭收入和可自由支配收入的情況,為旅遊經營的相關決策提供信息和依據。

2.人口

人口結構往往決定市場產品結構、消費結構和市場需求類型。主要體現在:

(1)人口與市場規模有直接聯係。一般情況下,一個國家的市場規模與其人口總數成正比。

(2)人口的年齡結構是構成細分市場的因素之一。不同年齡段的人口構成不同的細分市場,使細分市場具有一定的特征。

(3)人口性別結構直接影響購買動機和消費模式。由於男性和女性的購買動機和購買行為有所不同,給市場需求帶來一定的差別。

(4)家庭是消費的基本單位,家庭戶數的多少、家庭規模的大小和家庭決策方式對市場需求的影響很大。

(5)人口的地理分布和人口密度會直接影響旅遊業組織的市場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