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旅遊業國際關係的展開·第一節旅遊業國際公關的內涵和特殊性(1 / 2)

第8章 旅遊業國際關係的展開·第一節旅遊業國際公關的內涵和特殊性

一、旅遊業國際公關的內涵

20世紀90年代以來,國際公關的重要性已經成為各國公關界頻繁談論的話題。在1991年英國公共關係協會參與製作的《行動勝於語言》公關培訓電視片中,該協會的年度主席就曾明確地指出:國際公關作為一種專業性領域,今後將會有很大的發展。

國際公關有兩層含義,它一方麵指國際公關界的交流與合作,另一方麵則指跨國的公共關係實務活動。旅遊業國際公共關係屬於第二個層麵,它主要是指旅遊業組織運用傳播的手段和方法,進入國際市場並與國外有關的各類公眾產生聯係,通過有計劃而持久的努力,與各類公眾建立相互信賴、相互理解的和諧關係,達到塑造旅遊目的地、旅遊業組織及其旅遊產品在世界公眾心目中的美好形象的目的。

旅遊業包括國際旅遊和國內旅遊。對於一個旅遊目的地而言,不僅要接待國內遊客,還要接待來自世界各地的國際遊客。對於旅遊業組織而言,很多旅遊業組織由於要經營國際旅遊業務,要麵對國際市場和國際公眾。隨著旅遊業組織的經營國際化和網絡全球化,旅遊組織還要進行跨國經營。因此,國際公共關係自然是旅遊業公共關係的重要組成部分。

中國旅遊業進行國際公共關係活動,其根本目的非常明確。一方麵,通過國際公關活動爭取國際公眾和國際輿論對中國旅遊業的理解、認可和支持,為旅遊業及其產品、服務塑造良好的國際形象,創造良好的國際聲譽;另一方麵,通過國際公關活動與外國新聞界、政府機構、飯店集團、旅遊批發商、旅遊經營商、旅遊代理商等建立良好關係,同交往國消除民族文化隔閡,爭取他們對中國旅遊業的認可和支持,創造一個可被國際公眾所接受和歡迎的旅遊形象。

二、旅遊業國際公關的特殊性

國際公關既然是公共關係的一部分,其構成要素自然也包括主體、客體、媒介這三部分,其特殊性也是通過這三要素表現出來的。

(一)旅遊業國際公關的主體

在進行國際公關活動的過程中,一般公關活動的主體包括以下社會組織,如大型跨國公司、涉外經濟組織、國際型公共關係公司、政府機構、從事各種對外交流活動的民間社團組織及企業等。這些社會組織有一個共同點,這是由它們自身性質、任務、目的、工作以及提供的產品或服務所決定的,即它們都要與廣泛而又複雜的國際公眾打交道。

在我國,旅遊業國際公共關係的主體主要包括各級旅遊行政管理組織、旅遊協會組織和旅遊業組織。前者如國家旅遊局、各地旅遊政府機構、旅遊協會組織等,後者主要包括涉及國際旅遊的旅行社、旅遊飯店、賓館、旅遊交通部門、旅遊景點、旅遊商店等,它們是國際旅遊公關的主要承擔者,在旅遊公關活動中具有主導作用。

隨著旅遊業的不斷發展,我國旅遊業組織需要及時、準確地了解國際旅遊市場動向,了解國外旅行社、旅遊承包商等的情況,了解有關客源市場的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等方麵的信息。同時這些組織也需要向國外的公眾、輿論、市場傳播自己的信息,介紹自己的設施和服務,提高自己的國際知名度和國際信譽。此外,涉外旅遊組織還要在國內為來華進行旅遊、貿易、投資、考察、文化體育交流等活動的外國人做好接待工作,提供優質服務,所有這些都需要積極開展旅遊業國際公共關係活動。

(二)旅遊業國際公關的客體

旅遊業國際公共關係的客體不是籠統的外國人的概念,而是與特定的國際公共關係主體存在利益關係的國外公眾,如國外消費者、外國政府機構、新聞媒體等。旅遊國際公眾關係是旅遊業同一切國外或外來相關公眾之間的關係,對國際旅遊的發展具有基礎性和決定性的作用。國際公眾與一般公眾相比,有它的一係列特點,如由於國際公眾處在不同的社會文化氛圍和政治經濟製度之中,他們的信仰、利益、興趣、態度要比國內公眾更為複雜;又如由於國際公眾受多樣化國際社會的影響,其變動性也大。國際公關活動麵對的是國際公眾,因此把握其特點是必要的。處理好涉外公眾關係,對塑造旅遊業形象,乃至整個國家的形象都至關重要。在處理涉外公眾關係時除應把握一般原則外,還需要特別講究工作技巧和方法。其中一個重要前提是要非常了解和熟悉對象國及對象國公眾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