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2章 女孩要富養,不要窮養(2)(2 / 3)

(4)敢於承認錯誤。在生活中,犯錯幾乎人人都經曆過,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有時難免也會出現一些錯誤,比如誤會了孩子,沒有顧及孩子的感受等。對此,不少父母都會感到尷尬,因此父母們很少會在孩子麵前承認自己的錯誤,總認為這樣會比較難為情,害怕自己在孩子心目中的地位被降低。其實恰恰相反,在自己出現錯誤的時候,如果及時地向孩子承認錯誤,不僅會增加孩子對父母的信任,也會提高她明辨是非的能力。

如果在自己有錯誤時,總是企圖用各種方法搪塞,女兒敏感的心靈就會接收到這種信號,“父母犯錯之後從來不承認”的想法就會潛伏在孩子的潛意識中,甚至會很快帶到孩子自己的生活中,對孩子的成長形成不利的影響。

因此,作為父母,在孩子麵前出現錯誤時,要誠懇地承認錯誤,並向孩子道歉,和她進行交流,消除孩子心中的疑慮,取得她的信任,這樣,父母與孩子之間才能夠真正地成為朋友。

每個女孩都是小公主

女孩這兩個字,總讓人想起那些美好的東西,正如一首古老的插曲唱的那樣:“小女孩是由糖、香料和所有美好的東西做成的。”糖是甜的,香料也給人愉悅的感覺,所有美好的東西都會讓我們心曠神怡。於是小女孩就成了“甜”的代名詞。她們乖巧、懂事、安靜、可愛,活脫脫一個小天使。

當一個女孩降臨人間之後,就會隨之帶來一股嬌貴的氣息,每一個小女孩,都如同一朵含苞待放的小花朵,嬌滴滴的花苞上滑落著晶瑩的露水。細膩的天性,和童話般美麗的心境,注定了女孩是天生的小公主,漂亮的裙子、鮮豔的花朵、可愛的布娃娃、童話故事,以及一切有關兒童世界美好的事物,都讓她們流連。

不同於男孩對冒險、戰爭的依戀,女孩更喜歡感受美好、溫馨的氣氛。她們注重關係的和諧,其樂融融的家庭氛圍是女孩們所渴望的,在這樣的環境下,女孩的公主情結得到了舒展和兌現。內心敏感的她們,更渴望父母的愛與嗬護,如同女孩抱著布娃娃表演“過家家”,渴望自己接受到愛並傳達愛,是每一個女孩的夢想。

當然,看著漂亮的小公主,爸爸媽媽也往往對她傾注了無盡的愛,期望這個小公主能健康、平安、快樂地長大。

不過,愛女兒,也要會愛。

小依從小就在父母的寵愛下長大,並接受了嚴格的“淑女”訓練。無論是穿衣打扮還是出門逛街,媽媽都會在第一時間內給她以指導,並要求她按淑女的行為要求自己。

從小學到中學,爸爸都要堅持早晚接送,嚴格限製小依與同學尤其是異性的交往。高考時,小依聽眾父母的安排,學了文秘。畢業後,又在父母的安排下,進了一家事業單位,做了一名資料員。

到了談婚論嫁時,爸爸又出麵一手撮合了小依和自己老朋友的兒子。結婚時,爸爸幫小依夫妻購置了房子,並出錢裝修了房子。

婚後,小依開始遇到麻煩。老公發現小依事事都要依賴別人,連交水電費的事都要等到自己出差回來。平時,無論是生活上還是工作上遇到什麼問題,小依也總是一股腦地向老公傾訴,等著老公為自己出主意。

時間長了,小依的這些表現讓老公忍無可忍:“這點小問題,你自己不會解決嗎?”

小依一聽,愣在那裏:“爸爸媽媽一直要求我做個淑女,從來沒要求做什麼事都自己解決啊!”

我們或許以為,小依做得不對,但是,仔細想一下就知道,小依變成這樣,是父母一手造成的。

愛孩子沒有錯,但是,父母一定要明白,怎樣的愛對孩子才是最重要的。

首先,我們應該給孩子一個美好的環境。女性荷爾蒙的存在,決定了女孩有著天性的敏感。對於外界的一切,女孩都會用細膩的內心來感受和體察。特別是家庭關係的和諧和融洽,更能讓女兒感到安全和無憂。如果家庭環境不和諧,不融洽,這種關係就會影響到孩子的內心。

生活在家庭關係不和諧中的女孩,因為一直生活在矛盾重重的家庭關係中,很難建立起對他人的信任和獲得愛的基本需求。她們從小便會對感情持懷疑態度,因為感受不到美好和足夠的愛,於是也會害怕付出愛。長時間下來,孩子便會逐漸滋生自私的心理,不願與他人分享快樂。

父母之間關係的不和諧,是影響孩子內心健康的一個最重要因素。特別是父母的爭吵始終讓女孩生活在恐懼焦慮的狀態之中,因為內心得不到足夠的支持,感受不到足夠的安全,女孩會逐漸變得內向、沉默寡言。如果一直生活在這樣的家庭環境中,女孩還會不自覺中建立起錯誤的婚姻觀,進而有可能對她今後的婚姻形成一定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