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父母,要在平時善於觀察女兒的行為,發現孩子的喜好和優勢,並抓住它們,以此作為發掘女兒內在潛力的著眼點,充分發揮女兒的優勢和天賦,這對她的一生來說都有著相當重要的影響。
其次,女孩的弱勢要彌補。在女性體內存在著大量的雌激素,它不僅能表現出女人的特征,還會在不同時期對女性造成心理和生理上的影響。女孩的理解力、行動力、思考與情緒,甚至記憶力,都與雌激素有著密切的關係。當雌激素發生變化,變得不穩定時,女孩就容易產生孤獨、悲傷、生氣、易怒、失望、缺乏自尊、神經過敏等表現。
雌激素常常讓女孩們的情緒變化無常,正因如此,女孩攻擊性較小,競爭力較弱,更加敏感,更容易受到情感上的傷害,也比男孩更容易受到抑鬱症的威脅。
美國科學家還曾針對女孩和男孩做過一個有關部件組裝的測試。在測試中,科學家要求女孩和男孩們將不同的瓶塞和火花塞分別插到對應的瓶子和內燃機上。而結果發現,女孩的成績遠遠不及男孩。所以女孩的抽象思維能力和空間思辨力與男孩相比較弱,在抽象概念和理論的運用上的能力不強,因此女孩在數理化的學習上較男孩相比要困難一些。
在現代社會中,女性的地位日益提高,女性的原始天性不再能完全滿足社會的要求。所以父母們就需要針對女孩的弱點加以訓練,彌補她的不足,在培養中逐漸完善女兒,使其在長大之後能夠很好地適應社會。
女孩較弱的抽象思維能力和空間思辨能力,使女孩在數理化的學習上比男孩有著更多的困難,雖然這些是女孩的天性,然而在兒童時期,這種能力往往可以通過外界的引導和鍛煉達到改善和加強。所以在女兒幼小時,父母就要多讓孩子搭三維立體積木,以及做一些相關的遊戲,從而增加她的思辨力和理性分析能力。
另外,女孩天生的攻擊性較弱,這也注定著女孩天生缺乏較強的冒險精神和競爭能力。但是在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擁有較強的競爭能力和抵抗壓力的能力,是人類得以良好生存和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僅僅願意聽從他人的指揮,就容易變得被動,從而失去自我。因此父母在女兒的早期教育階段,就要有意識地培養女兒的進取、冒險精神,讓孩子逐漸提高競爭能力,彌補孩子的這種弱勢。
尊重女兒,做她的知心朋友
在過去傳統的教育模式中,子女與父母之間總是隔著距離,家庭之中有一定之規,幾乎全部由父母說了算。然而在現代社會中,這種教育模式卻早已不符合時代進步的需要。在現代家庭中,父母與孩子之間擁有著平等的地位,雖然孩子在家庭中扮演著晚輩的角色,但是孩子卻同樣有著個人的尊嚴和價值,需要受到尊重,他們的語言和行為也需要受到重視和關心。由於孩子的心智成熟程度有限,如果在家庭生活中沒有得到應有的尊重,就會在孩子的心理上造成陰影,從而有可能對孩子的成長造成不利影響。而對於女孩來說,其敏感的天性則更需要父母做到對女兒的尊重。
一位教育專家說:“如果孩子不願意把自己的歡樂和痛苦告訴父母,不願意與父母坦誠相見,那麼談論任何教育總歸都是可笑的。”隨著女孩漸漸地長大,如果父母還是一味地以家長的權威去管製孩子,孩子勢必會呈現“越來越難管”的傾向。但與男孩容易叛逆不同,更多的女孩會因為從父母這裏得不到應有的理解和支持,而封閉自己的內心世界,變得鬱鬱寡歡,甚至走向抑鬱。
一位女孩的母親就曾這樣記錄了自己深刻的感觸:
一次,我給女兒輔導作業,一道數學題我講了半天,她卻心不在焉。我火冒三丈,桌子一拍,讓她到房間去閉門思過。女兒知道自己理虧,默默地走進房間,可我依舊火氣難消,真想跟以前一樣衝過去狠狠地抽她一頓。
好半天,我才克製住自己的衝動,推開房門,隻見女兒正耷拉著腦袋抽泣著。我走過去,注視著她的眼睛,柔聲說道:“你心裏是不是很難過?媽媽態度不好,不夠朋友,媽媽向你檢討,以後媽媽一定改。原諒媽媽好嗎?”
女兒抬起淚眼,不相信地盯著我!我向她笑了笑,她卻哇的一聲大哭起來。我抱住她,為她擦幹了眼淚。她說:“媽媽,我不好,我一定認真聽!”我的眼淚也下來了,可心裏卻甜絲絲的,想不到,一句溫柔的話卻勝過了棍棒的威力,“柔”真的能克“剛”呀!
回到書桌旁,女兒竟然說:“媽媽,這道題讓我好好想想,也許我自己可以把它做出來。”果然,女兒全神貫注地思考著,不一會兒就做出來了。
從那以後,每當有分歧,我都會放下架子,以朋友的口吻跟她商量。在朋友的關係中,女兒變得和我無話不談。我們在一起看書,交流心得體會;一起踢毽子、跳繩;一起寫作文,互相讀給對方聽;一起勾肩搭背地哼著歌曲上下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