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同類型相似的景區之間的競爭;
2) 同一地理區域內,針對相同或相似的目標市場的景區;
3) 受景區目標市場歡迎的其它娛樂休閑活動,包括餐飲、家庭娛樂、購物場所等。
景區需要認清自己所麵臨的競爭類型,選擇適當的競爭戰略。過去,價格似乎是景區在競爭中取勝的唯一方法,現在越來越多的景區意識到要通過增加景區內的吸引物和景區展示內容的更新或更換增加景區的價值,提高景區的特色,以差異、特色和質量戰勝對手,取得競爭優勢。
隨著人們興趣的越來越廣泛旅遊的一些其它部門已經在其原有功能的基礎上增加了越來越多的景區功能。火車、遊船等交通工具已經部分地轉化成為旅遊景區,如遊船、蒸汽機車等。很多飯店也超越了單純住宿的功能,很飯店結合了娛樂、表演、主題展覽等功能,這點在美國拉斯維加斯的飯店群中表現尤其突出。近年來非常時尚的主題餐廳也體現了結合餐飲和娛樂功能的方向。因此景區的吸引物功能已超越了景區業的局限,與旅遊的各個部門有了更緊密的結合。
除了上述趨勢外,一些綜合型、巨型旅遊景區與旅遊目的地的界限也日漸模糊了,最為典型的就是美國佛羅裏達的迪士尼世界。事實上迪士尼樂園在歐洲和亞洲的投資無不是連同飯店住宿和當地交通設施一並開發,提供滿足遊客所有需求的住宿、服務、娛樂等。一方麵,巨型景區被認為是與“綠色旅遊”觀點背道而馳,另一方麵這又被認為是一種發展機遇,旅遊者可以盡情享受,不會因遊客與目的地居民的接觸而與目的地的文化產生磨擦,因此巨型景區式旅遊目的地可能會成為可持續旅遊業發展的一種有效模式。
許多過去靠成功的景區發展起來的旅遊目的地可能會因為核心景區失去魅力而陷入危機,實際上這種情況已經出現。如大眾對海水浴、海灘活動或傳統的大眾化海濱避暑度假區的興趣已經減弱,如我國的北戴河海濱度假地的退化,而以主題樂園為主發展起來的目的地可能更能迎合消費者品位的變化。如果這種趨勢是事實的話,目的地營銷機構需要采取有效措施重新推出新的目的地主打景區,否則目的地會徹底崩潰,走向生命力周期的終極。
另外,一些景區產品已經老化的目的地可能會更多地利用景區,或者具體的說節慶活動對目的地的某個主題進行主打營銷,以重新激起人們對目的地興趣。
4.新技術在景區的應用和影響
新技術在景區的應用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麵:
1)增加景區吸引:這主要表現在主題樂園的乘騎中,新的機械、電子和聲光電技術不斷地被用於遊樂乘騎的設計中,一方麵豐富了遊客的體驗,另一方麵加大了乘騎的安全係數。此外新技術也被普遍用於博物館等景區,改進展品的陳列方式,豐富解釋係統,提高此類景區的遊客參與程度。
2.)網絡化信息化管理:在景區管理中首先引入網絡信息技術的是票務係統,並由票務係統演變成聯係整個景區,結合餐飲、零售、票務、財務、人事、遊客服務、高層管理等景區各種功能的景區管理係統,這種係統的應用密切了景區各部門的合作,提高了管理效率,加快了對突發事件的反映速度,減少了各種信息在傳遞過程中的遺漏可能。另據國際娛樂園景區協會(IAAPA)消息,已有不少主題樂園成功地利用新技術基本解決了旺季遊客排隊時間過長的問題。以迪士尼為例,迪士尼在所轄景區內實行熱門乘騎乘坐時間預訂的做法,遊客在入園時可以預訂乘坐某一熱點乘騎的時間(通過電腦係統可查詢到這個時間該乘騎是否有位),遊客隻要按預訂時間到達這個乘騎入口即可不用排隊直接進入,剩下的其它時間遊客可以自由安排其它項目的活動。
以上幾點說明的是新技術對景區的產品和企業管理方麵能起到的積極作用,但集中體現新技術成果的虛擬現實有同時可能對景區業形成威脅,這個威脅主要來自兩方麵:
1)
如果在街區或家裏就能獲得虛擬現實的經曆,人們為了休閑而外出旅遊的願望就會減少,傳統景區的訪問量就可能會下降,這也是很多景區把虛擬現實技術融入其景區產品中以應對挑戰的原因之一。
2) 虛擬現實技術成本昂貴,隻有那些資金雄厚的企業所擁有的大型景區才負擔得起,因此那些無力運用虛擬現實技術的景區就麵臨著把遊客拱手讓給大型景區的危險。
當然虛擬現實畢竟與真實的休閑社交活動在人際交往的經曆上是有差別的,因此現在就認為新技術的發展會對景區業造成威脅還為時過早。但新技術給傳統的景區產品和傳統的景區企業的經營管理模式帶來的衝擊是必然的,隻有有足夠的資金實力和遠見的企業,搶先一步搭上現代科技這班快車,盡早實現從產品到企業內部管理電子化的景區才可能在未來的競爭中取勝。
二、我國旅遊景區發展趨勢
近30年來,我國經濟社會的現代化轉型已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中國已經成為一個在國際政治、經濟和貿易中有較大影響力、負責任的大國。我國旅遊業經過了30年的發展,已經由世界旅遊大國向旅遊強國邁進,旅遊景區作為旅遊行業的核心,已開始由過去傳統單一的接待模式向更加市場化、更加多元化和更加國際化方向轉型。具體地說,就是呈現“三化三高”的發展趨勢,即企業化、生態化、品牌化和高投入、高科技、高品質。
1.景區企業化經營趨勢
隨著我國經濟改革和轉型的深入以及地方發展旅遊經濟意識的增強,我國旅遊景區的產權製度改革已勢在必行。旅遊景區是我國旅遊產業中開放最晚的,繼2001年2月,四川省旅遊局宣布出讓九寨溝森林公園等10大著名旅遊景區及100多個景區的經營權後,時隔數月,井岡山、鷹潭市也向國內招商引資,欲分期出讓經營權。同年8月,滕王閣的收購計劃最終將旅遊景區經營權出讓的爭議引向高潮。2001年出台的《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快旅遊業發展的通知》中明確提出,要鼓勵多種經濟成分參與旅遊業發展,有計劃、有步驟地吸引外資和港澳台資參與開發旅遊資源。目前出讓經營權的方式有很多,主要有租賃經營、委托經營以及買斷、拍賣等,具體操作沒有統一範本或標準,一般由各地自行界定,因此也不可避免地存在諸多問題。例如,因對景區資源價值缺乏客觀判斷而導致出讓過程中被低估,以及由此伴生的“尋租”行為等腐敗現象;因監督機製不健全而出現的民營企業獲得經營權後不進行合理開發,以及圈地現象等。在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承諾中,到2003年,外商可以在我國投資景區,旅遊景區可以對外資實行轉讓經營、出租經營、委托經營等新模式。因此不管是從我國旅遊景區發展的需要還是從國際化大環境出發,都有必要進行旅遊景區管理體製的創新,在市場機製的作用下,旅遊景區經營資源要素達到最為有效的配置和管理。此外,政府最為公共產品和服務的提供者,充分發揮好“裁判員”和“守夜人”的作用。
2.景區旅遊生態化趨勢
旅遊景區開發會對其生態環境造成一定影響,如果開發不當的話,則會對景區的生態環境造成重大破壞,特別是對人文類的旅遊景區來說,還會對文物等具有科研、考古價值的資源造成破壞。所以,景區旅遊生態化發展是一大趨勢。生態化旅遊實質是旅遊的生態化發展,它包括思想觀念、旅遊產業和旅遊產品、旅遊地等方麵的內容。而旅遊景區生態化發展包括景區建設生態化、景區運營生態化。旅遊景區開發建設的生態化能在長期內有效保護景區資源,為景區的長遠發展奠定基礎。現代景區在開發建設全過程中都體現出可持續發展的特點,主要表現為綠色規劃、綠色建材以及綠色項目。景區運營生態化是指在景區日常經營管理過程中,大量采用生態環保型的設施和能源,並在遊客管理上注重環保教育與宣傳。此外,旅遊景區還日益注重對旅遊者的環保教育,如美國著名的黃石公園就對旅遊者進行全環保教育,在旅遊者到達旅遊景區前為其提供景區環保信息,在公園門口工作人員為旅遊者分發公園行為手冊及環保注意事項。此外,在旅遊景區內主要景區還設立專門的工作人員負責對旅遊者的行為進行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