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0章 嬰兒的日常喂養指南(1)(2 / 3)

開奶前不要給新生兒喂糖水或牛奶

老的育兒法認為,新生兒出生後疲勞,需要先休息,待12小時後要預先試喂糖水或牛奶,能吃下糖水或牛奶再開始喂哺。其實這種方式對新生兒不利。因為新生兒喂糖水或牛奶後,消除了饑餓感,減少了小兒對吸吮母親乳頭的渴望感,這樣失去了對母親乳頭的刺激作用,故使母乳分泌延遲,乳汁量也少,影響母乳喂養。如果用奶瓶、橡皮乳頭來喂更不好。軟橡皮奶頭孔徑較大,小兒吸吮不需要太費勁,而吸吮母親乳頭要費較大的勁,所以小兒就不願再吸吮母親的乳頭,勢必造成喂養困難。而且,牛奶喂養細菌汙染的機會多,尤其是奶瓶及奶頭易被細菌汙染,使用不當時,易使嬰兒發生腹瀉。另一方麵,從營養學方麵看,牛奶的營養價值要遠低於母乳。

另外,若給小兒服用高糖的乳和水,易患腹瀉,消化不良,食欲缺乏,以致發生營養不良,還會使壞死性小腸炎的發病率增加。因為高濃度的糖會損傷腸黏膜,糖發酵後產生大量氣體,造成腸腔充氣,腸壁不同程度積氣,產生腸黏膜與肌肉層出血壞死,重者還會引起腸穿孔。臨床可見腹脹、嘔吐,大便先為水樣便,後出現血便。因此,開奶之前不宜給新生兒喂糖水或牛奶。

母乳喂養的益處與重要性

母乳喂養的益處

①母乳營養豐富。母乳中鈣磷比例適宜(2:1),有利於孩子對鈣的吸收。母乳中含有較多的脂肪酸、乳糖、礦物和微量元素等,磷脂中所含的卵磷脂和鞘磷脂較多,在初乳中微量元素鋅較高,這些都有利於促進小兒生長發育。為預防維生素D缺乏病打下了物質基礎。

②母乳有助於營養吸收。母乳中的脂肪球小,且含有多種消化酶,小兒在吸吮過程中,舌咽分泌的一種舌酯酶,有利於對脂肪的消化。另外,母乳的緩衝力小,對胃酸中和作用弱,有助於營養物質的消化吸收。

③母乳中含有免疫物質。在母乳中含有各種免疫球蛋白,如IgA、IgC、IgM、IgE等。這些物質會增強小兒的抗病能力。特別是初乳,其中含有多種抗病的抗體和免疫細胞,這是在牛奶中所缺少的。

④母乳是嬰兒的天然生理食品。從蛋白分子結構看,母乳喂養嬰兒,不易引起變態反應。而在牛奶中,含有人體所不適應的異性蛋白,這種物質可以通過腸道黏膜被人體吸收,引起過敏。因此,有的嬰兒哺牛奶以後,發生變態反應,引起腸道少量出血、嬰兒濕疹等現象。

⑤母乳方便衛生。母乳中幾乎沒有細菌,直接喂哺不易汙染,溫度合適,吸吮速度及食量可隨小兒需要增減,既方便又經濟。

⑥母乳喂哺可增進感情。母親喂哺嬰兒時對嬰兒的照顧、撫摸、擁抱、對視、逗引以及母親胸部、乳房、手臂等身體的接觸,都是對嬰兒的良好刺激,這樣嬰兒會感到心情愉快,有利於嬰兒身心健康,對嬰兒的成長有好處。

⑦母乳喂哺有助泌乳量。嬰兒的吸吮同時也會使母親泌乳量大增,對母親的子宮收縮、產後恢複也是極有好處的。

母乳喂養的重要性

①母乳喂養的嬰兒不容易得病。母乳喂養的嬰兒很少有腸胃炎、胸部感染和麻疹的病例,這是由於嬰兒直接接受了母體和母乳中抗體的緣故。在嬰兒生活的頭幾天裏,抗體可對腸道產生一種保護作用,並且由於抗體為血液所吸收,形成了身體保護作用的一部分,以抵禦各種傳染病。有些抗體,諸如抗脊髓灰質炎的抗體是在母乳內的,因此,當用母乳喂養嬰兒時,母親能夠自動地保護新生兒。

②母乳比牛奶更容易且更快消化。母乳喂養的嬰兒不會便秘,嬰兒很少拉大便,這是由於食物有效地完全消耗的緣故。嬰兒的大便往往軟而無臭,並且不含有通常會引起阿摩尼亞性皮膚炎的細菌,因此,嬰兒是不易患尿布疹的。

③母乳喂養對母親體形有好處。有關研究結果表明。如果采用母乳喂養,母體在妊娠期間所積聚起來的脂肪就會消除。在母乳喂養期間,母體內釋放一種荷爾蒙(激素),名為“縮宮素”,這種荷爾蒙能促進子宮回複到原來的正常大小,使骨盆更快地恢複正常,腰圍亦然。母乳喂養也不會影響乳房的形狀和大小。

④母乳喂養有利於母親避孕。如果采用母乳喂養法的話,因嬰兒吸啜刺激,使催乳激素分泌增加,促進產乳量,同時抑製排卵,有避免懷孕的特點。

母乳喂養的要領

(1)掌握嬰兒需要的乳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