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4章 對你依依不舍(1 / 1)

社會行為和情感表現

出生10個月

·擁抱別人,也喜歡被擁抱。

·喜歡玩互動的遊戲,如躲貓貓。

·喜歡花時間自娛自樂。

·去到不熟悉的地方會感到不安。

·當你跟他念故事的時候會偎依著你。

·完全不理解他自己的行為對別的兒童產生的影響。

出生11個月

·當他的願望受阻時會不高興、還很容易發脾氣。

·很快從積極情緒轉為消極情緒。

·注視別的兒童,但不跟他們交流。

·喜歡做得到你同意的事。

·和你在一起感到安全,和不熟悉的人在一起就緊張。

出生12個月

·在你們倆之間玩任何涉及社會交往的遊戲。

·對你和自己家裏的人非常有感情。

·當他不想跟別人合作的時候會耍脾氣。

·和成群的孩子在一起時,更喜歡和同性別的兒童玩。

·會在同齡孩子的近旁玩,但會積極地和年齡大點的兒童玩。

·非常相信他自己的能力,但當他發現自己不能實現既定目標的時候會越來越失望。

有效的建議

一個典型的蹣跚學步孩童在與父母在一起感到十分安全,對陌生人越來越有意識。這兩種傾向產生的效應可能會讓你覺得啼笑皆非:你發現,小家夥剛才還和你玩得不亦樂乎,轉眼間,一個陌生人的出現馬上讓他變得惴惴不安。當小家夥緊緊拽住你的衣角,把臉埋在你身後時,不要對他生氣——這種情感依賴的增強隻不過是表麵現象,幾個月過後就會自行消失。這個時候,他需要你的耐心和支持。

與此同時,繼續鼓勵孩子和別的孩子一起玩。必要時可以繼續叫其他照管人幫忙(例如,請個臨時保姆)。但是,這段時期你還是得做好他將對你不依不饒的準備。如果你把孩子交給保姆時,他馬上哭了起來——這之前他可是高高興興的——設法讓他安靜下來,然後再離開。你可以隔上幾分鍾就給保密打個電話,問問孩子是否已經安靜下來。

你將發現,當你帶著1歲的孩子去親子會的時候,有許多次,你的小淘氣爬到另一個孩子身邊,從他手裏搶過玩具。孩子這麼做並不是故意搞惡作劇,隻是表明他還太小,想不到這樣做會讓別的小朋友生氣。當他的行動引起其他孩子號啕大哭時,他也隻是好奇地看著,不能明白拿走玩具和眼淚這兩者之間到底存在些什麼聯係。

遇到這種情況,你得平靜以待,但必須行動堅決。孩子社會行為和情感的發展包含著他對別人日益增加的理解;他將慢慢知道自己不是生活在社會的真空裏,他的行為影響著周圍的人。從孩子手裏拿過玩具,平靜但是清楚地告訴他不應該像剛才那樣拿走別人的東西,然後把玩具交還給原來的主人。孩子可能會以號啕大哭表示抗議,希望你更改決定。但無論如何,一定要把玩具完璧歸趙。

專家答疑

問:我應該讓她自己拿小匙練習吃飯嗎?她會弄得一塌糊塗的。

答:她還沒有學會自己吃,所以總是弄得一團糟。學會自己吃飯唯一的方式就是練習。雖然你喂她會輕快省事很多,但無論如何,不要挫傷孩子學習獨立的積極性。至少讓孩子自己拿著小匙試著吃上一小會。

問:不論我是多麼經常地把孩子留給保姆,在我離開的時候,她絕對會大聲哭喊,還可憐兮兮的看著我。如果我在她不注意時悄悄溜出門去,這是否會好些呢?

答:這個方法也許剛開始有用,但是孩子很快就會領悟你的策略而變得憂心忡忡,有時甚至在你並不是有意躲避時也會擔心你的突然離去。最好的方法還是在與他分別時,對她說再見,摟抱她,告訴她你一會就回來,然後再離開。

專家支招

1、把孩子留給保姆時采用固定程序。在你不打算帶孩子出去時,對他說再見,親吻他,然後揮手與他告別。並鼓勵他也以同樣的方式向你告別。

2、模仿好的榜樣。避免總是事後糾正錯誤告訴孩子應該怎麼做,他更喜歡依照你的話,讓自己行為得體,而不願總是聽你在教訓他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

3、讓孩子樂觀。孩子每天都可能惹事生非,舉措不當。當他知道你不計較,對他笑聲鼓勵,並總是笑容相伴時,他的信心和社會技能就將得到改進,也不會因為擔心弄得自己忐忑不安。

4、為孩子的成就驕傲。孩子需要你經常的鼓勵,這才能讓孩子進步。並且要確實讓孩子知道你對他目前取得的進步感到非常高興。及時表揚孩子,鼓勵他繼續努力。

5、讓孩子樂意交友。通過鼓勵或者擁抱孩子,讓孩子不再對與他人交往而心懷擔憂。讓他有許多機會和小朋友一起玩。如果孩子與小朋友相處和諧的話,表揚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