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SD也能實現分層存儲
數據中心
作者:郭濤
2013年可以稱得上是全閃存陣列的爆發之年,幾乎所有主流的存儲廠商都在今年發布了全閃存陣列產品。戴爾似乎不慌不忙,直到最近才宣布推出Dell Compellent Storage Center 6.4軟件,並通過它支持Compellent全閃存陣列。其實早在4年前,Dell EqualLogic已經擁有了一款全閃存的陣列,隻是當時閃存的知名度遠不如現在。
從ILM到閃存分層
幾年前,信息生命周期管理(ILM)的理念著實火爆了一陣。當時光纖磁盤是最主要的企業級存儲介質。但是隨著數據量的增加,如果將全部數據都存儲在光纖磁盤上,其成本之高不是一般的用戶所能負擔的。數據在其生命周期的不同階段價值也不相同,將高價值的數據存儲在光纖磁盤上,將不頻繁訪問的數據移至成本更低的SATA磁盤上,可以有效降低存儲的整體擁有成本,這就是ILM理念的核心。
在ILM的理念盛行時,固態硬盤(SSD)還沒有在企業級存儲領域得到廣泛應用,那時分層存儲隻限於光纖磁盤與SATA磁盤之間。隨著SSD逐漸進入企業級應用市場,以及用戶對高性能的不斷追求,將少量SSD加入到傳統磁盤陣列中,以提高訪問性能,同時保持一個合理的成本成了企業用戶普遍的做法。這時大家提到分層存儲,主要是指在SSD和SATA之間實現分層存儲。
戴爾此次推出的Compellent全閃存陣列最獨特的一點,是在基於SLC的SSD和基於MLC(包括eMLC)的SSD之間實現分層存儲。戴爾稱之為Compellent兩極閃存優化解決方案。基於SLC的SSD具有性能高、壽命長的特點,適合寫頻繁的應用,但是價格也相對較貴。基於MLC的SSD的特點是容量大,價格低於SLC,但其性能不如SLC,非常適合讀操作。正是基於上述特點,戴爾在一個全閃存陣列中同時提供這兩種SSD,將數據的讀、寫操作完全分開。數據寫入時,全部存儲到SLC SSD上,經過一段時間,當SLC SSD中的數據變成“冷”數據後,數據再自動遷移到MLC SSD上。這樣一來,寫操作全部由SLC SSD承擔,而讀數據全部在MLC SSD上實現,從而充分發揮了SLC和MLC兩種介質的長處,實現了SSD的分層存儲。
“中國用戶對SSD已經不排斥,但是目前還沒有到大規模商用的階段。閃存已經開始應用於虛擬桌麵以及金融等領域。”戴爾亞太區存儲業務部技術總監許良謀表示,“SSD+傳統硬盤的方式已經落伍,未來更多的人會使用全閃存陣列。”
閃存應用有待優化
雖然很多存儲廠商都已經推出了全閃存陣列,但是像戴爾這樣提供兩極閃存優化解決方案的屈指可數。有些存儲廠商原來也同時提供基於SLC的SSD和基於MLC的SSD。但是隨著技術手段的不斷更新,MLC SSD本身的壽命得到了有效延長,性能也得到了提升。因此某些廠商轉而全力支持MLC SSD,而不再提供SLC SSD。不過,許良謀表示:“MLC與SLC智能分層技術是戴爾的首創,這樣才能更好地發揮這兩種介質的優勢,形成互補。與其他閃存解決方案相比,戴爾的全閃存陣列不僅可以將存儲成本降低75%,而且具有全麵的企業級功能,可以支持高性能和數據密集型工作負載。”
戴爾全閃存解決方案之所以能夠充分發揮其優勢,Dell Compellent Storage Center 6.4功不可沒。從這個版本開始,戴爾存儲可以支持64位計算,而且全部企業級功能都可以使用。Dell Compellent Storage Center 6.4是在6.3版本基礎上的進化,可以最大程度發揮Compellent全閃存解決方案的效用,以更低的成本獲得更高的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