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IDC能耗的新“殺手鐧”
數據中心
作者:李奕
在雲計算越來越普及的時代,雲計算中心、雲數據中心的建設蓬勃發展,需求呈幾何級數增長。建設一個數據中心很容易,但運營起來似乎沒那麼輕鬆。按一台服務器功率200瓦計算,它一天將會消耗5度電,一般的數據中心至少會擁有上百台服務器,大的甚至幾千台、上萬台,這些“吃電”的服務器每天要消耗的電量是個驚人的數字。一組組有關服務器和數據中心的統計數據都指向了同一個日益嚴峻的問題——能耗。
破解IDC能耗難題
目前,全球的數據中心每年消耗的電量占全球總電量的2%左右。此外根據一項實際測試,數據中心溫度每提高一度,就能節約4%左右的能源成本。多年前,英特爾就提出了“高溫數據中心”的概念,旨在安全範圍內提升數據中心溫度,實現節能減排。8月14日,國內雲計算廠商天地超雲正式推出兩款麵向高溫應用的節能服務器產品。
“IDC機房的能耗直接關係著運營者和企業的成本,以及整體碳排放目標的實現。”天地超雲高級副總裁房玉震表示,“目前全球隻有不到11%的數據中心可以運行在35度以上的高溫環境中,如何有效降低製冷設備的CAPEX或者是基礎設施的OPEX,是數據中心運營者的共同需求。”
如何提高數據中心的運行效率,降低能耗?房玉震認為,整合與虛擬化、采用低功耗器件、提高設備的運行溫度是三個重要的方麵。天地超雲此次推出的高溫節能服務器R9160-G9和R9110-G9正是瞄準了設備運行溫度這一方麵。這兩款機型基於整機櫃統一部署,能夠穩定運行於35℃~47℃環境溫度下,經過優化的數據中心甚至無需空調製冷。“目前數據中心的交換機、路由器等設備已經可以運行於高溫環境中,高溫節能服務器的出現將進一步提高數據中心基礎設施的整體溫度環境。”房玉震表示。
優化設計是核心
從服務器發展的趨勢來看,一方麵,以x86為代表的通用標準化服務器占據市場的主流,另一方麵,麵向IDC的雲服務器也越來越受到市場的關注。“高溫、高密度和方案型產品是天地超雲的競爭力所在。”房玉震表示,“專門麵向IDC的高溫、高密度服務器也是國家麵向雲計算領域的重點課題之一,天地超雲與包括聯想、華為等在內的其他國內廠商一同參與其中。”
通過優化的架構以及對服務器的一些細節設計,超雲R9160-G9、R9110-G9提高了服務器自身的散熱能力。
例如,通過顛覆性的後抽風散熱牆設計,極大改善傳統服務器內局部熱點問題,避免服務器內熱流亂擾現象,最大限度地將服務器內各部件的熱量快速抽出,形成有效,有序,快速,高效的散熱通道。通過將傳統I/O接口(包括鍵盤、鼠標、USB、網絡接口、管理接口、顯示接口)前置大大提高了係統級別的維護效率,使得維護人員維護時免受由服務器散熱吹出的強熱風的襲擾,改善了維護環境。“優化主板設計、選擇耐高溫部件、單節點開放式的係統設計是高溫服務器設計的三個關鍵點,有效提高了設備運行的環境溫度。”房玉震總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