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入格、合格、出格(1 / 1)

入格、合格、出格

封麵人物

作者:唐廣泉

“栽來小樹連盆活,縮得群峰入座青”。一個個漢字,就是一個個折射著書寫規則的天地,就是一個個蘊含著自然之道的世界,就是一個個孕育著自我精神的聖殿。這是經曆十多年的循“格”寫字教育後,我們從漢字那方寸之間感受到的深切體驗。這裏的“格”就是書法中典型的筆法、結體、章法。循“格”就是,借助“格”這種支架,通過研讀、臨寫,經曆形似的入格、神似的合格、隨性的出格的學習過程,有章可循地掌握筆法,學會結體,化用章法。

教學上升到方法論的層次上,許多看似不相關的學科,其實質是相同的。語文教學的核心是吸納和表達,外化為閱讀和寫作。它與寫字教學看起來似乎相差很遠,但實質卻大體相同——以閱讀、寫作中的若幹個“格”為支架,學會閱讀和寫作。

入格,一招一式的認知和模仿,從形式上建立格的雛形

閱讀教學和寫作教學的對象是文章,構成文章的要素是文體、意旨、題材、結構、修辭、語言等。將這些要素按其形式、規律和功能可以係統化為一個個“格”,如文體格、意旨格、結構格、修辭格、句式格等。

入格,就是借助一些典型的片段或文章,讓學生逐個地認知和模仿這些格,必要時讓學生記住這些文字,把它們作為原型根植在心中。

合格,一枝一葉的揣摩和運用,在功用上理解格的作用

在學生形成格的雛形之後,反複接觸相應文章時,運用這些原型及其變式,理解格的構成及其作用。

比如認知記敘文結構格。有總起分述格,以中心句點明題旨開頭,簡潔醒目。分述部分相互獨立,從不同的角度表達中心。這種結構還有一些變式,如分述總結式、總述分述總結式等。有插敘格,以一個完整的事情發展過程作為主線,中間插入背景的介紹、人物性格的補充。還有倒敘格、雙線格,等等。

“合格”的閱讀教學,就是教會學生借助典型文章,從文體、意旨、題材、結構、修辭、語言等要素揣摩,認識文章的組成部分,讀懂一篇篇文章;“格”化的寫作教學,也是教會學生借助典型文章,從文體、意旨、題材、結構、修辭、語言等角度入手,寫出一篇篇合格的文章。

出格,一璣一珠的融通和揮灑,在藝術上追求格的隨性

“出格”就是勇於突破,跳出“格”的形而上的限製;學會融通,隨心所欲地創造出富有個性特色的文章。

如學習了《廬山的雲霧》,在研究、理解的基礎上,讓學生以春天的校園為內容進行仿寫。

很多學生優秀的仿寫片段,打破了內容束縛,從廬山的雲霧到了切身的生活,雖然句式還有模仿的痕跡,但是,句式、修辭等的運用已經有了個性。

看似尋常卻奇崛,從一個個孤立的格點入手,緣形讀文和練筆,體驗文字的外在規定性;格點關聯成係列,緣理欣賞和習作,體會文字的內在規律性;係列融通成有機的整體,緣性評判和創作,感悟文字形神具備的藝術性。

遵“格”的語文教學,借助在文體、意旨、題材、結構、修辭、語言等方麵具有典型意義的文字,從“入格”對形式認知和仿寫,到“合格”對類型、功能的理解和運用,再到“出格”進行靈活融通的閱讀和創作,從平平淡淡中走出一條高效的語文教學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