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促進學生主動地從“經曆”走向“經驗”(2 / 3)

二、設疑激思,探究如何測量不規則物體的體積

探究活動一:測量不規則鐵螺絲的體積。

1.設疑導入:這個鐵螺絲,你還能用剛才的方法直接計算出它的體積嗎?

今天這節課,我們就繼續來研究如何測量物體的體積。(出示課題:巧測體積)怎麼解決這個問題呢?誰來說一說,你想怎麼測?比較學生提出的不同方法。

介紹:阿基米德的故事(第一段)。

2.討論,明確活動方案。

(1)動手之前,小組裏先討論一下:測量中需要哪些工具?怎麼測?

(2)交流:哪一組簡單介紹一下,你們準備選用什麼容器?怎樣測?

介紹:用量筒測量,上升的水的體積就是鐵螺絲的體積;用長方體或正方體容器測量,測量出上升的水的體積;結合用量筒和長方體容器測量,用溢出法。

(3)為了盡可能地保證數據準確,你覺得操作中有什麼要提醒大家的?

各小組學生提出自己的建議。

結合同學們的意見,老師也給大家幾點提示:①理清步驟,明確分工;②數據要科學準確;③及時將實驗的結果記錄下來;④保持桌麵的衛生。

3.合作測量。

現在,請組長打開器材箱,拿出鐵螺絲和測量工具,開始實驗吧。

學生動手實驗,教師巡視。

4.小組彙報。

根據學生選擇的不同測量工具,相機利用課件演示利用量筒、長方體容器測量的方法。

【獨立思考後,引入著名數學家阿基米德的故事,激發學生學習探究的興趣,也讓暫時還沒有想到方法的學生從故事中得到啟發,尋找解決問題的靈感。動手之前,在小組中先討論如何設計解決問題的方案,再動手實驗,保證了合作學習、實驗操作的有效性。】

5.深化:同學們真是太棒了!用不同的方法測出了不規則的鐵螺絲的體積。盡管方法不一樣,有一點卻是相同的,都是把鐵螺絲的體積轉化為上升或溢出的水的體積。(板書:轉化)

6.回顧、反思實驗過程。

剛才的實驗中,我發現有些組好像慢了一些,你們當時遇到了什麼困難?後來怎麼解決的?通過剛才的操作,你覺得我們在以後的實驗中要注意改進哪些問題?(方法的選擇、測量和讀數的準確。)

相機介紹溢流杯的使用:到中學,我們在實驗室會見到這樣的器材——溢流杯。(課件播放水從中溢出的畫麵。)

【因為數學活動經驗的內隱性和個體性,在動手實驗前,讓學生分享自己的“原始經驗”;在動手實驗後,引導學生經曆數學活動的反思過程,通過反思及時提升剛才活動中通過觀察、操作、思考形成的數學活動經驗,在交流中不斷積累、豐富數學活動經驗。】

探究活動二:根據物體的密度和質量求體積。

1.引入:剛才我們借助水,巧妙地測量出了螺絲的體積。

有一位同學在健身房鍛煉時,想測一測這塊鐵啞鈴的體積,可是身邊又沒有我們剛才用的這些工具,他靈機一動,竟然用秤作工具,來求出體積,你相信嗎?說說你的想法。

的確有些奇怪,秤測量的是鐵啞鈴的質量,要求的是鐵啞鈴的體積,鐵的質量和體積之間會有什麼關係呢?想一想,我們可以怎麼來研究這個問題?

活動要求:①把剛才測量的鐵塊和鐵螺絲的體積記錄下來;②拿出電子秤,開機後顯示屏上出現0時,再分別稱出鐵塊和鐵螺絲的質量;③用計算器分別算出質量和體積的比值,結果保留一位小數;④比較測量和計算的結果,在小組裏交流你的發現。

2.測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