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彙報。
觀察這一組數據,你有什麼發現?(比值差不多。)
科學家們經過嚴格的測算發現:同一種材料,質量與體積的比值是一定的。這就是我們以後在中學裏要學到的密度。
出示幾種常見物質的密度。
有興趣的同學課後可以再去了解其他物質的密度。
4.知道了鐵的密度、鐵啞鈴的質量,你也能很快算出它的體積嗎?
學生計算,彙報。
對一種材料,當我們不方便測體積時,也可以把求體積的問題轉化成測質量,再根據這種物質的密度算出它的體積。
5.聽阿基米德故事的第二段。(課件播放)
皇冠和金塊放下去,比較他們的體積可能會有幾種情況出現?(一種是體積相等,說明皇冠沒有摻假;一種體積不相等,說明皇冠摻假了。)
根據畫麵比較現在它們的體積,學生說明結果。(說明摻了假。)
【通過生活中一個熟悉卻讓人費解的“用秤得出啞鈴體積”的問題引發學生探究的興趣。學生在猜想——驗證中解開了心中的疑團,發現了一種新的測量物體體積的方法。此時,繼續聽阿基米德的故事,學生站在一個新的高度,從體積、質量、密度的角度去重新解讀,讀出了故事背後的深意。】
三、回顧提升
同學們,剛才我們測量了3塊鐵塊的體積,回顧一下,這樣的鐵塊(出示:長方體、正方體、圓柱體),我們是怎樣得到它們的體積的?直接應用公式計算出體積。(應用公式)
對於鐵螺絲的體積,我們又是怎樣知道的?以水為媒質,巧妙地把螺絲的體積轉化為水的體積。(利用媒質)
而這個鐵啞鈴的體積我們又是怎樣得出的?利用鐵的密度,測體積的問題通過測質量解決了。(巧用密度)
在測量這些物體的體積時,運用了轉化的思想。
【組織學生回頭看,反思自己是怎樣發現、解決問題的,既是對活動經驗的及時提煉、分類整理,讓學生體驗測量物體體積方法的多樣性,也促使學生進一步領悟轉化的數學思想。】
四、鞏固應用
1.如何測心髒的體積。
心髒是我們人體最為重要的器官之一,怎樣才能知道自己心髒的大小呢?(生物學研究表明,人體的心髒大約和自己的右拳差不多大。)
把心髒的體積轉化為可以測量的拳頭的體積,真會活學活用。
2.測量生活中一些常見物體的體積。
(1)實驗袋裏有這樣一些物體(出示圖片:鵝卵石、鐵釘、桔子、雞蛋、U形鐵)。下麵,請組長帶領組員選擇你們感興趣的物體開始測量。注意先討論好再實驗。
(2)學生測量、彙報。
3.麵對具體的問題要靈活選擇測量方法。
討論上浮物體體積的測量:剛才,他們一組用水測桔子的體積時,發現這時桔子怎樣?(沒有完全沉下去。)怎麼辦呢?
【呼應上課一開始學生想要了解生活中自己感興趣的物體的體積,活動中學生自主選擇測量對象,靈活選擇測量方法,綜合應用本課的活動經驗解決實際問題。數學走向生活,讓學生充分感受到數學學習的價值和數學探究、實踐的樂趣。】
五、總結拓展
1.今天這節課,我們動腦、動手探尋如何巧測物體的體積。在今天的探究實踐中,你一定有許多感受吧,誰先來說一說?
2.課後作業單:
(1)請你再選擇一個你感興趣的物體,測算它的體積。
(2)親自動手,測一測上浮的乒乓球的體積。
(3)想一想,如何比較準確地測量出較小物體(如一粒黃豆)的體積呢?如何測算超大物體(如地球)的體積?
除了我們課上用的水測法,還有一種測量的方法——沙測法。為了拓寬大家的視野,老師還為大家設計了一份閱讀作業,請同學們課後去閱讀。
【課堂通過課外作業有效地向課外延伸,引導學生繼續實踐,發現、解決新的問題。課已畢,思猶在!】
(作者單位:江蘇省南通師範第二附屬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