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在信息技術課上讓學生認識到更多豐富的網絡運用,體驗網絡內容的多樣性外,我們還可以通過課程整合,鼓勵學生利用網絡進行探究性學習,從而促進網絡學習向縱深發展。以五年級語文《音樂之都維也納》為例,通過與語文老師的合作,我讓學生課前通過網絡搜集音樂之都維也納的圖片、文字、音視頻資料,在語文課上進行交流。在彙報的過程中,學生通過交流獲得了對課文的二次感知,多角度地感受到了維也納作為音樂之都的藝術氣息,這樣的學習氛圍是僅憑教師的多媒體演示無法比擬的。更重要的是,在借助網絡進行學習的過程中,學生除了完成學習任務外,還初步具備了網絡學習的能力,為他們日後體驗更豐富的網絡文化打下了重要的基礎。
三、推進博客建設,創建展示自我的平台
要讓學生始終保持對優秀網絡文化的熱情,必須讓網絡有足夠的趣味性和互動性。我們發現,學生對於寫博客的熱情很高,因為博客是將自己的生活延伸至網絡中,展示了一個真實的自我。通過博客,可以讓更多的人認識自己,了解自己,點擊量的攀升更是讓人有動力去不斷更新博客。
以信息技術課為基點、興趣組為主陣地,同時麵向全校學生輻射,我在學生中大力推行班級博客、個人博客建設,形成了一個具有良好氛圍的學生博客圈。通過博客圈,學生之間可以彼此成為好朋友,在網上探討話題、交流思想、共享資源,分享精彩的網絡世界,同時相互傳遞友情、親情和師生情誼。
四、創建專題網站,傳遞科學知識的意義
專題學習網站的本質是它是一個基於網絡資源的專題研究、協作式學習係統。通過專題學習網站,學生可以將學習資料通過網絡進行整理分類,在課前起到了梳理、預習的功效,在課後又能實現鞏固、深化學習的目的。鑒於製作專業網站的技術難度,我鼓勵學生利用博客係統創建與學習有關的專題網站。如《音樂之都維也納》一課,課前我讓學生通過網絡搜集有關維也納的資料,並鼓勵有能力的小組將其整理成專題博客的形式對外發布。不管是課前還是課後,每一個學生都可以圍繞這個專題網站進行學習交流。
除了以學習為目的,我還鼓勵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建設專題網站,將網站作為與人交流知識、分享快樂的場所。
網絡的魅力是無窮無盡的,在我們的教育引導下,讓學生學會鑒別,學會取舍,學會自律,把網絡變成學習、工作和創造的工具,體驗互聯網世界的豐富精彩與真善美,這樣才能使學生自覺地抵禦網絡不良信息與垃圾信息的影響,真正走進良性的網絡文化中。
(作者單位:江蘇省啟東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