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5章 小兒疾病的預防護理(9)(2 / 3)

合理喂養,平衡膳食是預防鋅缺乏的關鍵。提倡母乳喂養,尤其應哺初乳。按時添加輔食,自幼養成良好飲食習慣,應盡早糾正偏食習慣。

14.單純性肥胖症

肥胖症指皮下脂肪積聚過多,體重超過按身高的標準體重的20%以上。單純性肥胖症指單純因能量攝入大量消耗,脂肪在體內大量集聚所致的肥胖,1歲以下嬰兒、5~6歲學前兒童及青少年患病率較高。

常見病因有:

(1)攝入過多:長期食量過大、頻繁進食、大量食用高熱量食物如肉食、油炸食品、奶油等,長期超過體內所需,致脂肪在體內儲積,造成肥胖。

(2)消耗過少:不愛運動或各種原因使運動受限製運動量過少,熱量消耗減少,加重體內脂肪積聚;

(3)遺傳:肥胖有一定的遺傳傾向,與多基因遺傳有關。

食欲旺盛、體態肥胖,肩、乳房、腹部、髖部皮下脂肪明顯增厚。腹部因大量堆積而出現皮膚白色或紫色紋理。男孩因會陰部脂肪堆積使陰莖顯得短小,易誤診為外生殖器發育不良。

治療:

從控製飲食入手,采取綜合措施。原則以不影響小兒正常生長發育為前提,控製體重過快,使體重不增或緩慢增長,隨著小兒身高增長而使體重逐漸接近正常水平。

飲食控製,增加運動量,消除自卑心理,增強自信心是治療的主要手段。 應從嬰幼兒乃至孕期開始。家長應轉變小兒越胖越健康的錯誤觀念。孕婦應營養適度,避免分娩巨大兒。提倡母乳喂養嬰兒,輔食不易添加過早,一般應在4~5個月以後。幼兒飲食應適量,避免養成過量飲食的不良習慣。增加戶外活動,自幼養成鍛煉身體的好習慣。

常見先天畸形

1.舌係帶短

舌下係帶長度不足,引起舌活動受限且妨礙發音稱舌係帶短。常見表現為舌外伸、上翹、卷舌活動受限,伸出時呈“W”形,講話口齒不清。

嬰兒舌係帶短不應認為不正常,隨發育會逐漸好轉。當乳牙長出後仍表現過短,需手術治療。

出生6~7個月可手術治療。

2.唇裂、齶裂

唇裂、齶裂常由於母親孕期服藥、患病或遺傳因素造成;有一定的遺傳性。唇裂、齶裂可單獨發生,也可同時存在。

常見表現為唇裂,一側或雙側唇裂開,嚴重的可裂至鼻底部。

齶裂,輕者靠近咽喉部正中裂開,嚴重的一直裂到前麵的硬齶,可使喂養困難。齶裂會影響喂養、喂食時應取坐位或用滴管喂,以流質、半流質為宜。防止呼吸道感染。唇裂一般6個月~1歲修補,齶裂5~6歲手術,術後加強語言訓練。

3.多指(趾)、並指(趾)

多指(趾)、並指(趾)是常見的手指畸形,常有遺傳性。

常見表現為:一隻手(腳)或雙手(腳)多一個或兩個手指(趾),或兩指(趾)並在一起呈一個較大的指(趾)。多指係一團軟組織,出生後立即用絲線結紮,有骨組織者手術切除,1歲內為宜,並指(趾)者在4~5歲後進行手術。

4.疝

疝是小兒常見的先天性發育缺陷,有腹股溝疝、臍疝、隔疝。腹股溝斜疝最常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