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3章 小兒疾病的預防護理(7)(2 / 3)

(2)活動期(激期):神經精神症狀更為明顯。此期出現骨的改變,生長速度最快的部位如顱骨、四肢骨、胸廓影響最大,出現囟門大閉合延遲,肋骨串珠、雞胸、O形或X腿。

(3)恢複期:經適當治療後臨床症狀逐漸減輕或接近消失,精神活潑,肌張力恢複。血清磷、鈣回升,鈣磷乘積逐漸恢複正常。

(4)後遺症期(非活動.期):多見於3歲以後小兒,臨床症狀消失,血生化及骨x線檢查正常,僅遺留不同程度的骨骼畸形,如“O”或“X”形腿、方顱、雞胸等。

根據典型的臨床表現和化驗,一般容易做出診斷。

堅持開展早期綜合防治是控製佝僂病的關鍵。佝僂病防治必須從妊娠期開始,1歲以內嬰兒為重點對象。

(1)綜合防治措施

[1]衛生宣傳:廣泛宣傳科學育兒和佝僂病防治知識,指導家長參與防治與自我保健。

[2]係統管理:通過婦幼保健網對孕婦、新生兒、嬰幼兒開展保健管理,定期訪視並按計劃進行預防性投藥和佝僂病防治監測。

[3]科學喂養:嬰兒期應提倡母乳喂養,離乳期應及時合理添加輔食,哺乳期母親及嬰兒斷奶後,宜多食用含維生素D、鈣、磷和蛋白質豐富的食物(如蛋黃、乳類、魚、肉、肝等)。

[4]充分利用自然條件,開展戶外活動和日光浴。

[5]加強護理:指導家長做好生活和衛生護理,定期進行預防接種,預防上感、肺炎、腹瀉、貧血等急慢性疾病。

(2)藥物防治方法

[1]預防

a.胎兒期:孕婦應經常到戶外活動,多曬太陽,食用營養豐富的物品。

b.嬰兒期:小兒生後兩周即應用維生素D。每日法:每日口服維生素D 400~800U,至周歲。每月法:每月1次或分次口服維生素D5萬~10萬U,至周歲。每季法:每季1次口服維生素D20萬~30萬U,至周歲。

c.幼兒期:1歲以後小兒可采用“夏秋曬太陽,冬春服維生素D”的預防法。一般冬季投給維生素D 20萬~30萬U1次。其它時間多曬太陽,增加營養。

d.兒童期:5歲後至青春期兒童可出現晚發性佝僂病。對於經常易疲乏,兩腿酸軟,腿痛,關節痛而無其它原因可解釋者,應進一步檢查並給予防治,其方法同幼兒期。

應用維生素D預防時,母乳喂養小兒一般不另給鈣劑,對6個月後離乳小兒,人工喂養,食欲低下,生長過快,青春期兒童或有急慢性疾病者可補充適量鈣劑。

[2]治療:活動期佝僂病應依據臨床表現給予及時治療,控製病情活動,防止畸形。

a.活動期輕度:維生素D 20萬~30萬U,1次口服或肌注,間隔1個月,可再給1~2次。同時給鈣劑每次0.5~1.0克,每日2~3次,連用1~2個月。

b.活動期中、重度:維生素D 20萬~30萬U,1次口服或肌注,間隔1個月,可再給2~3次。同時給鈣劑每次0.5~1.0克,每日2~3次,連服2~3個月。

c.恢複期:一般不用維生素D,多曬太陽,改善營養即可。在冬春季為防止複發可給維生素D 20萬~30萬U,1次口服或肌注。

3.維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

維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或佝僂病性低鈣驚厥。本病是因為維生素D缺乏而甲狀旁腺又不能代償,使血清鈣降低,致神經肌肉興奮性增高,出現全身驚厥、手足搐搦、喉痙攣等表現,多見於3~4個月的嬰幼兒。

因血中鈣離子降低,致神經肌肉興奮性增高。引起鈣下降主要原因:

(1)維生素D缺乏早期鈣吸收差,血鈣下降,而此時甲狀腺功能尚不能充分代償,致使血鈣繼續下降。

(2)春夏季陽光充足或在維生素D治療初期。血鈣大量沉積於骨,舊骨脫鈣減少,腸吸收鈣相對不足,血鈣降低而發病。

(3)感染、發熱、饑餓時組織分解,使血磷增加。

其臨床表現主要為:

症狀和體征

[1]症狀:除有佝僂病症狀以外尚可突然發生下列典型症狀之一。

a.驚厥:多見幹嬰兒,突然發熱驚厥,輕者兩眼上翻,麵肌抽動,神智尚清;重者四肢抽動,口吐白沫,意識喪失。驚厥持續數秒或數分鍾,時間久者可見麵色發鉗。發作停止後,意識恢複,精神萎靡而入睡,醒後活潑如常。

b.手足搐搦:突發手足痙攣,兩手腕屈曲,手指伸直,大拇指緊靠掌心。足痙攣時兩下肢伸直內收,足趾向下彎曲呈弓狀。多發生於嬰幼兒。

c.喉痙攣:主要發生於小嬰兒。喉部肌肉及聲門突發痙攣,吸氣困難,吸氣時發出喉鳴,嚴重時可突然窒息而死亡。

[2]體征:除佝僂病外,在抽搐不發作時可出現以下神經肌肉興奮體征。

a.麵神經征:用手指尖或叩診錘輕叩顴弓與口角間的麵頰部,引起口角及眼瞼抽動即為陽性。此征在各種症狀消失後尚可保留一段時間。正常新生兒神經興奮高,可出現假陽性(無病理意義)。

b.腓骨反射:用叩診錘叩擊膝下外側腓骨小頭的腓神經處,引起足向內收縮,即為陽性。

c.陶瑟征:以血壓計袖帶綁在上臂並充氣,使血壓維持在收縮與舒張壓之間,5分鍾之內若該手出現痙攣症狀則為陽性。

本病多為小嬰兒或嬰幼兒期發病,多見於人工喂養或母孕期有缺鈣者,春季多發。根據反複發作的無熱驚厥、手足搐搦或喉痙攣,佝僂病表現,神經興奮性增高而無其它神經係統體征,血清鈣於1.9mmol/L即可確診。用鈣劑與維生素D治療後抽搐停止,有助於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