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3章 小兒疾病的預防護理(7)(1 / 3)

臥床休息,吃流質飲食或軟食。局部可用浸有3%雙氧水的小棉簽清洗外耳道,然後滴人0.25%氯黴素滴耳液或複方新黴素滴耳液,每日4~6次,每次每耳2~3滴。如果耳痛,可用2%酚甘油滴耳。可遵照醫生囑咐肌肉注射青黴素(注射前必須作過敏試驗),一般每次40萬~80萬,每日2次,用至痊愈為止。對青黴素過敏的患兒,可選用紅黴素或磺胺類藥物治療。

20.流口水

人體有三對唾液腺,即舌下腺、頜下腺及腮腺。這些腺體分泌的唾液俗稱口水。唾液的主要功能是濕潤並清洗口腔;溶解和滑潤食物,便於吞咽;唾液中的澱粉酶能幫助消化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唾液中的溶菌酶具有殺菌作用,能防止口腔內細菌的生長。新生兒唾液腺的功能未發育成熟,所以唾液很少。出生3~4個月時,唾液分泌量增加,至5~6個月時增加更為顯著,由於此期嬰兒的吞咽功能尚未完善,所以使一部分唾液流出口外,即流口水,這屬於正常生理現象。到2~3歲時,幼兒學會用吞咽來調節過多的唾液,就不會流口水了。但若患有口腔炎、麵神經麻痹等疾病時,也會引起流口水。

(1)疾病特點

經常有口水自口角流出,擦幹後又會流出。由於口水經常浸泡頰部、下頜、甚至頸部,可使局部皮膚發紅,甚至糜爛。

(2)家庭治療與護理

屬於生理性流口水者,要及時清潔的手帕或餐巾紙輕輕擦幹,不可用力擦拭,以免損傷皮膚。對於流口水較多的小兒,要經常用溫水清洗其頰部、下頷及頸部,用護膚油脂局部塗抹,防止局部紅腫、糜爛。

因患某種疾病引起流口水外,除采取上述措施護理外,應由醫生給予相應治療。常見的營養性疾病

1.蛋白質——熱能營養不良

蛋白質——熱能營養不良是由蛋白質和(或)熱能攝入不足,或疾病導致的營養缺乏病。嬰幼兒多見。隨著我國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近年來重度營養不良已較少見,但輕、中度營養不良仍較常見:其原因為:

(1)攝入不足:小兒處於不斷地生長發育過程中,對熱能及蛋白質等營養素的需要量相對較高。如母乳不足又未及時添加代乳品或添加量不足,或僅添加澱粉類低蛋白、低熱能食品,1歲以後幼兒僅哺母乳或驟然斷奶亦可造成營養不良。年長兒多因厭食、偏食、零食過多早餐進食過少等而致病。

(2)疾病:各種慢性消耗性疾病(影響能量及營養素攝入、吸收),均可引起營養不良。

其臨床表現主要為:

[1]體重低下:兒童體重低於同齡兒童。

[2]生長遲緩:兒童的身高低於同齡兒童。

[3]消瘦:兒童身高體重低於同齡兒童。

臨床上將其分為三類:

I度(輕度)營養不良僅表現為體重不增或增長緩慢。Ⅱ度營養不良則體重明顯低於正常。慢性營養不良亦可表現生長遲緩,身高低於正常。皮下脂肪逐漸減少或消失。伴有疲乏無力、嗜睡、麵色蒼白、煩躁、食欲減退、頭發幹枯。Ⅲ度營養不良可分為以下三型:

[1]消瘦型:體重明顯降低,皮下脂肪消失,骨瘦如柴,麵部皮下脂肪消失似“老人貌”;表情淡漠,易激惹,體溫低,心率緩慢,心音低鈍,呼吸淺表,肌張力低下。

[2]水腫型:主要因蛋白質攝入不足致低蛋白血症,臨床表現為水腫,開始為下肢水腫,隨病情加重出現外生殖器、腹部、上肢及顏麵水腫,水腫為凹陷性。偶可伴胸水、腹水。水腫患兒不能根據體重反映病情的嚴重程度。

[3]混合型:其臨床表現介於上述兩種類型之間。

可按下列方法進行治療:

(1)去除病因:應積極矯治原發病。

(2)調整飲食:首先糾正不合理的喂養方法。嬰兒,尤其6個月以前應以乳製品為主。提倡母乳喂養。6個月後應及時添加輔助食品。

(3)促進食欲,提高消化吸收功能:可同時給予助消化藥物,如胃蛋白酶、胰酶、開牌健胃的中藥。適量應用促蛋白合成類藥物如苯丙酸諾龍。治療過程中可適量補給鋅劑,對改善食欲及促進生長均有一定效果。

(4)病情嚴重者可少量、多次輸血漿或全血。適於血漿蛋白過低或伴嚴重貧血者。一般每次10毫升/公斤。

2.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

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佝僂病)常見於嬰幼兒,是因體內維生素D不足引起鈣、磷代謝失調,鈣鹽不能正常沉積於骨的生長部分,致生長骨骼發生病變為特征的一種慢性營養性疾病。

常見的原因為:

(1)維生素攝入不足。

(2)日光紫外線照射不足。

(3)其它因素

[1]生長速度快,需維生素D也多,如不及時供給,容易發生佝僂病。雙胎及早產兒體內鈣、磷儲存不足,生後又生長較快,如維生素D供應不足,極易發生佝僂病。

[2]食物中鈣、磷含量不足或比例不適宜,均易患病。

[3]過多的穀類食物含有大量植物酸,可與小腸中的鈣、磷結合成為不溶性植物素,不易吸收。

[4]其它疾病或藥物的作用:肝膽、胃腸道慢性病影響維生及鈣磷的吸收。

主要臨床表現為:

早期的神經精神症狀和繼而出現長骨的骨骼改變,肌肉鬆弛,生長遲滯,免疫力低下等。臨床上按活動程度分為四期。

(1)活動早期(初期):主要表現為神經精神症狀,多汗(與季節、室溫無關),常濕透衣服、頭發,夜驚,易激惹,煩躁,睡眠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