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易與流行性腮腺炎相混淆的疾病有頸部淋巴結炎和化膿性腮腺炎。頸部淋巴結炎與流行性腮腺炎的不同處在於它的腫大部位不是在耳下方,而是在下頜骨之下,而且讓病兒張嘴可看到腮腺管口不紅腫,但咽部查有明顯病變,如扁桃體炎、咽峽炎等。化膿性腮腺炎多發生於傷寒、白喉和腥紅熱晚期,僅出現一邊腮腺而不是兩側都有,用手摸腫大的腮腺,感覺有波動感,用力壓之,則可看到有膿液流出。
(3)家庭治療與護理
[1]休息
病兒要臥床休息,病情減輕或熱退後可以適當活動但不可過於勞累。病兒的居室要安靜、空氣要新鮮濕潤。每天中午應開窗通風,也可以讓病兒到室外呼吸新鮮空氣,這利於病情好轉。
[2]飲食
病兒的飲食要安排合理,患病後,病兒常因張嘴和咀嚼食物引起疼痛,因此,要給病兒吃富有營養、易消化的半流食和稀飯,如稀飯、麵片湯、雞蛋羹等。不要給病兒吃酸辣、甜味及幹硬食品,因為這些食品易刺激唾液腺分泌增多,使腫痛加重。要給病兒喝開水,這樣有利於毒素的排出。
[3]口腔的護理
注意口腔衛生,經常用溫鹽水漱口,以清除口腔的食物殘渣,防止繼發細菌感染。對於年齡小的病兒,家長應幫助他們多飲水,以達到清潔口腔的目的。
[4]發熱的護理
對於發熱超過39℃的病兒,可采用頭部冷敷、溫水擦浴的方法,或在醫生指導下服退熱止痛藥,如阿斯匹林等。
對腫痛部位,可把紫金錠、青黛散或如意金黃散用醋或茶水研開後調成糊狀塗於局部,每天1~2次,有清熱解毒、止痛消腫的作用。也可服用具有清熱、解毒、軟堅、消腫作用的中草藥,但需遵醫囑。
[5]隔離與消毒
小兒患腮腺炎後,應立即與健康人分開居住,病兒所用的生活用品、玩具、文具等也要與健康人分開。由於流行性腮腺炎病毒對外界環境抵抗力很低,病兒的居室定時進行通風換氣,保持空氣流通,就可達到消毒的目的。病兒所用的碗筷、杯盤等,煮沸30分鍾即可達到消毒的目的。由於這種病毒對紫外線很敏感,照半分鍾即可被殺,所以,病兒的衣服、被褥、玩具、文具或其他不能采用煮沸消毒的物品,可在室外曝曬。病兒所用的臉盆毛巾、手絹等物,每天需開水燙1~2次。隔離時間需3星期。
[6]注意發現並發症
患腮腺炎的病兒大約有10%可合並腦炎,常在患病後一個星期發生。病兒可出現高熱、劇烈頭痛、嗜睡、嘔吐、脖子發硬,嚴重的可出現昏迷、呼吸衰竭等;有些年長兒還可能合並睾丸炎、卵巢炎等。因此對患腮腺炎的病兒要注意觀察,常摸摸病兒的睾丸是否腫大,因為雙側睾丸炎可影響將來的生育能力,發現並發症後要及時送醫院治療。
8.病毒性肝炎
病毒性肝炎是由肝炎病毒引起的傳染病。目前將病毒性肝炎分為三種類型:即甲型、乙型、非甲非乙型。
肝炎病人和病毒攜帶音是主要傳染源。病毒可通過病人的排泄物或血液、汙染食品、食具、手而經口傳染。另外,可通過各種注射、血清製品等途徑而傳染。蒼蠅、蚊子都能引起直接或間接的傳染作用。其中甲型肝炎以經口傳播為主。乙型和非甲非乙型肝炎主要是通過汙染的注射器、針灸針、手術器械等傳染。
肝炎的潛伏期:甲型為2~4周;乙型為6周~6個月;非甲非乙型介於兩者之間。
(1)疾病特點
如果小兒與肝炎病人有密切接觸,有輸血的曆史,進而出現乏力、沒精神、不想吃飯、肚子脹、惡心、厭油膩、右季肋部隱痛、尿色發黃變深或眼睛發黃,經醫生檢查肝髒腫大有壓痛,化驗肝功能時出現穀丙轉氨酶升高,則說明小兒已染病。如果需要弄清小兒患的是哪一型肝炎,還要作進一步化驗測定。一般情況下,甲型肝炎預後大多數良好,經過休息和治療後,90%以上的病人在3個月內可恢複健康。乙型肝炎病程長,病情較重,有少數可轉成慢性肝炎。非甲非乙型肝炎病情較乙型略輕,但容易轉成慢性肝炎。
識別方法:病毒性肝炎要與許多亦能引起肝區疼痛、皮膚發黃的疾病相區別,隻有請醫生方能做到,對家長來說較為困難。
(2)家庭治療與護理
目前國內外對肝炎都缺乏特效的治療方法。因此,精心護理、認真進行消毒隔離、照顧好病兒的飲食休息,對病兒早日恢複健康、防止病情遷延和惡化起著重要作用。
[1]隔離與消毒
隔離的時間,從發病之日起不少於30天。小兒患肝炎後要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如果在家療養,首先要進行消化道隔離,對病兒吃的、用的以及糞便、尿及嘔吐都要進行消毒。肝炎病毒怕高熱、紫外線和漂白粉,可把病兒用過的碗、筷、勺、水杯等用鍋煮一下,待水開後煮沸30分鍾以上即可。病兒的衣服、被褥、文具、紙張等,在室外暴曬4~6小時即可。病兒的糞便和嘔吐物內含大量的肝炎病毒,未經消毒的不能倒掉,對這些排泄物可撤上20%的漂白粉,攪爛後放置2小時後再倒掉。此外,還要注意消滅蚊蠅,它們既傳播肝炎,又影響病兒休息。
[2]休息
患肝炎後,因肝細胞受損,病兒可出現不想吃東西、熱量不足、肝髒功能紊亂等。通過休息可使全身及肝髒代謝降低,減輕肝髒的負擔,增加肝髒的血流量,減少肝髒的瘀血,有利於肝髒病損的恢複。如果小兒患的是黃疸型肝炎,整個急性期都要臥床休息,直到黃疸消退,在此期間最好不給病兒洗澡。急性無黃疸型肝炎病兒也要臥床休息,控製活動量,待自覺症狀好轉後,逐漸下床活動,直到恢複期,病兒的症狀已基本消失,經醫生檢查肝髒已無觸痛,血清膽紅素低於1.5毫克/100毫克時,方可在小範圍內做短時間的活動,要以不感到疲勞為度。要注意讓病兒在飯後靜臥半小時。病愈後再休息3個月,然後經醫生檢查允許後再恢複活動。但在半年之內家長應注意不要叫病兒做劇烈運動,以防複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