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用航空
作者:顧世敏
曠世之舉與墨菲定律
2011年11月1日下午起,一段記錄了飛機降落過程的視頻在youtube等網站上迅速流傳開來。畫麵中,塗有波蘭航空公司標識“LOT”的一架波音767飛向華沙肖邦國際機場跑道,進入了此次航程的尾聲 進近、著陸。然而令人驚奇的是,在整個著陸過程中,這架飛機的外形異常整潔,既沒打開減速板,也沒放下起落架,令人容易誤認為是利用電腦製作的動畫回放。當時,這架飛機正在執行波航16航班,從美國紐瓦克返回波蘭首都華沙。
波音767機型采用了三組起落架,即前起落架和左右兩側的主起落架。從飛機側麵拍攝的視頻片段進一步表明,這架飛機根本沒有放下三組起落架中的任何一組,完全使用機腹接地,這是極不尋常的現象。或者說,飛行機組做了一次極不尋常的抉擇。作為飛行員,從學員時代起就接受這樣一個原則:當個別起落架失效時,盡可能地利用剩餘起落架著陸,哪怕隻能放出一副起落架。曆史經驗證明,利用可用的剩餘起落架著陸,是更為安全的操作。
從視頻中清楚地看見,這架飛機優美地保持機頭上昂,平穩地落向跑道,用機腹和兩個發動機短艙支撐和滑行,雖然最後擦出了些許火花,但滑行距離不長,到了跑道中段,就穩穩地停了下來。
在飛機著陸前,機場就對跑道噴灑了消防泡沫。飛機尚未完全停住,消防車便從機場的四麵八方湧過去,從各個角度對飛機進行消防性降溫。飛機停穩後僅8秒,前機門打開,第一名旅客開始跳出飛機;後機門於第5秒打開,第一名旅客開始出現。本次航班上載有220名旅客,外加機組人員11名,90秒時間內,機上231人全部撤離飛機,如此井然有序,又如此不可思議地順利,簡直像一場刻意安排的演習。波航用機腹著陸成功這一事實,譜寫了長期以來起落架故障的經典操作案例。因此,波航16航班事件成為全球各大媒體關注的熱點。
這一奇跡令世人對波航刮目相看,尤其是在2010年4月波蘭總統專機在俄羅斯意外墜毀之後。對此,西方媒體甚至感歎道,奇跡居然發生在基於長期社會主義文化熏陶下的航空公司環境裏。美國合眾國航空公司的退休機長薩倫伯格說,波航同行創造了大型客機用機腹著陸完全成功的曆史,值得大書特書。2009年,薩倫伯格駕駛一架空中客車A320飛機從拉瓜迪亞機場起飛後遭遇鳥擊,成功迫降在紐約市內的哈德遜河中,機上155人全部獲救,創造了大型飛機水上迫降成功的曆史,被西方媒體譽為美國文化的又一標識,他本人也成為美國風範的孤膽英雄。
因此,人們迫不及待地期待波蘭公布事故緣由,究竟是什麼原因,出於怎樣的考慮,導致飛行機組采取機腹著陸這一高風險抉擇。當然,已經公布的結論是:這一偉大業績的取得,完美地體現了飛行、乘務、旅客和應急保障方方麵麵的共同努力。
這架波音767的注冊號為SP-LPC,1997年5月15日出廠,交付給波蘭航空公司,使用了14年,是波航波音767機隊中最年輕的一架。波航在書麵聲明中說,該架飛機在起飛後發現中央液壓控製係統故障,但是沒有進一步說明三組起落架均未放出的原因。令人費解的是,波音767飛機具有三套相互獨立的液壓控製係統,此外,還有一套電驅動的備用操縱係統,理論上在液壓係統失效時仍能釋放起落架。
從技術角度來看,液壓係統失效,例如液壓油泄露後,無法通過液壓係統釋放起落架,但仍能使用電驅動的備用操縱係統將起落架放出。液壓和電器這兩套操縱係統同時失效的可能性幾乎為零。從視頻記錄中也清楚地看見,液壓操縱還是有效的,尤其是尾撬已經放出。尾撬是用以保護尾部結構防止擦尾,它同樣由中央液壓係統操控,即當飛行員放下起落架手柄時,它隨起落架的放下同時放下。另外一個可能,是因起落架出現了機械故障,例如爆胎卡滯而不能放出。但是,三組起落架互為獨立,又位於不同部位,同時發生機械故障而無法釋放同樣是前所未聞。
當然,航空界通行的墨菲定律認為:隻要一項事件有可能發生,無論這種可能性的大小,在現實世界中,它終究會發生。墨菲定律是一名審慎的航空設計師所信賴的一條座右銘。盡管有些事件非常罕見,但是如果關係到飛行安全,就必須要考慮其可能造成的危害。
大功告成與危機四伏
根據波航公布的信息,起飛後,飛行機組發現中央液壓係統的液壓指示偏低。這有可能一是傳感器自身故障,二是液壓油發生異常泄露。對於液壓係統而言,液壓油泄露是一種多發故障。飛行機組隻需根據飛行操作程序,關閉中央液壓係統閥門,以防止液壓油流失,飛行方可繼續按計劃進行。
而繼續飛行的下一步是要飛越大西洋,對於這架液壓係統出現故障的16航班來說是否能飛越大西洋,國際上存在不同認識。
支持繼續飛行的觀點認為,從保障緊急著陸成功的角度權衡,返回自己的機場最為有利。如果緊急著陸,需要在異國他鄉找一個機場。這會帶來很大的麻煩以及後期十分巨大和繁瑣的工作量,這不僅包括臨時緊急改航所涉及的空域和航路協調,入他國國境的許可,還包括挑選和確認合適的緊急備降機場,需要實施緊急放油,以滿足著陸重量和緊急著陸的安全需求;還包括緊急著陸之後可能發生的意外情況的考慮,諸如當地是否有足夠的醫療設施和翻譯人員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