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3章 曲寶琴:三個留學女兒的成長(1)(3 / 3)

專家感言:

父母作為孩子人生路上的第一人,自己的為人和生活,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告訴孩子,他們應當做什麼樣的人,追求什麼樣的生活。要讓孩子明白,每一個人都應約束自己的行為,不給他人造成傷害。

4、從小培育孩子的責任感

曲寶琴認為,在少兒教育中,培養孩子的責任心最為重要。她常說,孩子成長到一定時候,就應當具備責任感。責任感是他安身立業的基礎,需要父母下大功夫,從小培養。

她認為培養孩子的責任感,要從小事到大事,循序漸進。首先,要教育孩子對自己的事情負責,也就是引導孩子從小自理自立。凡是孩子力所能及的事,諸如穿鞋、穿衣、刷牙、洗手,都要鼓勵孩子自己去做。孩子隻有能對自己負責,才能開始對家庭、對他人、對集體負責。她還認為,培養孩子的責任感,要同培養興趣結合起來,培養孩子多方麵興趣,特別是對合作性、群體性的興趣。因為孩子對有興趣的事物是不會缺乏責任感的。曲寶琴曾坦言,現在我們的家庭教育存在的一個普遍問題,就是方法過於死板、生硬,較多地依靠外部指令,孩子缺少內在動機和主動精神。培養責任感也存在這樣的問題,就是較多地他律,較少地自律;較多強迫,較少自願。

當父母的說話不小心,不給孩子留有餘地,以為反正自己心裏是對孩子好的,其結果往往很讓人遺憾。

曲寶琴曾說,懂得信任、尊重孩子的父母,當然不會對孩子的缺點視而不見,但他們的高明之處,就在於他們能夠做到“4個知道怎樣”:知道怎樣語氣和緩但態度堅決地指出孩子的缺點,知道怎樣細心地協助分析孩子的缺點,知道怎樣充滿信任地監督改正孩子的缺點,知道怎樣充分地利用孩子的自尊心,讓孩子自己成就自己。

曲寶琴還多次告誡一些家長:自尊心是人性的光華,在很多時候界定了人之為人的底線,也是進取與成功最重要的動力。父母要在一切方麵尊重孩子,讓孩子建立起對自我的健康、正麵的形象期待:“我是個成績優良的學生,是不負父母所望孜孜以求的孩子,是對人友愛、先人後己的朋友……”

有了這樣清楚、堅定的自我設計和自我承諾,孩子要維護尊嚴、成就形象,就是自然而然的事了。

專家感言:

自輕自賤,不是孩子天性所致。相反,恰恰是不少粗心的父母,在無意中為孩子埋下了自棄的種子。

曲寶琴還認為,家長也要讓孩子知道什麼叫羞恥。她認為,雖然羞恥心並不是要反對人生的一切感官享受;但是它教人們在享受的時候有自控、有謙卑、有分寸、有尊嚴,而這正是優雅高尚的人生之必備。

就以吃為例吧,食物除了果腹維持生存外,還有滿足味覺享受的功能。這後一功能的性質,就要求我們以羞恥之心維護其正當得體。

她曾坦言,吃是為解除饑餓,為營養健康,都是沒什麼好說的,最正當不過,甚至要鼓勵。為口舌之享受,也是沒什麼可貶低的。但如果沒有羞澀和謙卑之心做底子,表現為吃的狼狽和急迫相,就顯得麵目可憎,至少是可笑了。

吃是這樣,別的享受也是如此。

現在的孩子們正處在一個急劇變化的消費社會,及時享受毫無疑義地被認為是最理所當然的事情。但人本來的樸素、謙卑、惜物之心,是不應當在所有場合退出的,而是應當對人生境界有所矯正和提升的。

曲寶琴曾告誡一些媽媽,一定要提防自己縱溺孩子驕矜的傾向,要給予,但不要無度地給予;要奉獻,但不要沒有理由;要讓孩子在索取之時懂得感激,在享受之時懂得羞澀。

曲寶琴還主張適度地讓孩子分擔家務,自己學會生活,為自己的事情負責,讓孩子學會關心家庭,關心父母,這樣既可以訓練他做事的方法及技巧,培養他的責任心,又能夠滿足他的成就感,建立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