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一種性早熟方式被醫學界稱為假性性早熟,這類性早熟是由於體內產生了大量性激素,或外源性接受了大量性激素,從而出現的第二性征和性器官的發育,稱為假性早熟。假性性早熟的孩子,性腺並沒有發育,也無生殖細胞生成,所以也就沒有生育功能。
假性性早熟主要因患有性腺腫瘤、腎上腺皮質腫瘤等,或受外源性性激素和其他因素的影響造成的。性腺腫瘤引起的性早熟,主要表現為由性腺腫瘤分泌大量的性激素。腎上腺皮質腫瘤引起的性早熟,主要分泌大量雄激素,使女性發生異性性早熟。外源性性激素及其他因素引起的性早熟,主要是誤服避孕藥,表現為乳房增大、乳頭乳暈著色,白帶增多和陰道出血。一般停藥後都能自然消退,恢複正常。隨著家庭經濟條件不斷改善,給孩子過早地服人參、蜂王漿等滋補品,也可能引起性早熟現象,應值得家長注意。
因此,父母應避免給女孩吃過多的激素性食物,讓她們攝取天然成分的水果和蔬菜,及正常飲食,保證孩子的正常發育是對孩子教育的前提。
“專家提醒”
有些家長在給女孩分配家務的時候往往會考慮到性別問題,其實有些時候並不一定要分得那麼明確,如今的社會分工已經不是男女劃分得那麼清楚的時代了。男孩子可以和他們的姐姐妹妹一樣,應該做鋪床、打掃房間和刷碗等活,而且要幹得同樣多,女孩子也可以做打掃院子等活。當然這裏說的不清楚地劃分,並不是說要完全平等,而隻是說不應該對他們有明顯的歧視或區分。父母的榜樣作用十分重要。
學前期男孩的教育方式
一位父親到幼兒園接4歲的兒子,卻看見兒子正在用力地打另一個男孩。父親忙把他們拉開,問兒子:“他拿了你的東西,還是先動手打了你?”兒子說:“都沒有。”父親奇怪地問:“那你們為什麼打在了一起?”兒子生氣地說:“這是一個新來的孩子,我隻是不喜歡他而已。”就在這個時候,父親的腦子裏出現了兒子戴著腳鐐,穿著囚犯號衣的形象。
很多父母都會為3~6歲男孩的野蠻而頭疼,甚至不安。隨著對自己性別意識的覺醒,這些孩子開始喜歡一些打打殺殺的遊戲,他們會隨地取材,把湯匙或無繩電話信手拿來當武器,去殺死他想象中的壞人。
對此,心理學家表示,當男孩子從學步者向學齡前兒童過渡時,他們的攻擊性常常會加強,因為這種攻擊性是他們想要控製事物的表達。加利福尼亞州克萊芒研究生院的發展心理學教授克萊·考普博士曾指出,“特別是男孩,他們對能夠使他們感到孔武有力的遊戲和玩具特別著迷”,而且,由於他們的自我意識較前清楚,對事物的歸屬也有了更清晰地認識,他們就更容易與人衝突,不管是一個玩具的歸屬問題還是一個新近加入班級的孩子,都可能引發衝突。
而有關專家也指出,這個年齡段的攻擊性隻是象征意義上的。當孩子扮演強有力的別動隊員的角色時,他們一般都不會傷害他人。身體不觸及對方那樣地假扮打仗是孩子們釋放情感的一種方式,阻止這種玩耍沒有好處,很可能也是無法做到的。因為3~6歲的孩子最難做到的就是控製他們的憤怒,他們可能知道應該“動口不動手”,但是在他們特別煩躁的時候,他們就做不到這一點了。另一方麵,男孩的幻想常常集中於好人打壞人,而母親總是憂心忡忡地想製止這些超級英雄。但是,一旦“肉搏”真的發生了,父母應該立即把孩子們分開。
對於大多數這個年齡段的兒童來說,偶爾出現的攻擊性隻表示了他們想要變得孔武有力,富有能力,並且能控製他們周圍的世界。如果你的孩子經常傷害其他孩子,傷害小動物,或者不能在幾分鍾內平靜下來,那就有必要去看兒科醫生了。下麵是專家給出的一些幫助學齡前男孩控製自己的衝動情緒的一些方法:
幫助孩子把夢想中的打仗和暴力區分開來
父母可以告訴孩子,玩具是用來演習的,而不是用來傷害他人的,如果其他小孩打他,鼓勵他把情緒告訴一個成人,而不是還手。
強調感情與行動的差別
告訴孩子感到憤怒是可以的,但不能傷害他人或者亂扔玩具,如果攻擊性以嘲笑的形式出現,告訴孩子話語也會傷人感情。
和孩子一起預料失控局麵
告訴你的孩子要控製他們的衝動,摔跤可能不會造成大問題,但是如果你的經驗告訴你摔跤也可能會升級到扭打,那麼就要把孩子們分開,並且問他們“為什麼我阻止你們呢?”如果他們不知道,告訴他們這是因為他們過於投入,有人會因此受到傷害。
除了暴力之外,父母還應清楚:男孩子和女孩子由於生理基礎不完全相同,在行為表現上也有一些差異。男孩子對人的興趣不大,反倒對物品的興趣大過一切。因此,男孩很容易出現社交問題。父母一定要幫助和鼓勵孩子和他人交往。撫養男孩子,可以讓孩子的爸爸多陪他玩耍;帶他到親朋好友家去接觸外人;和大人出去逛街購物;有意識地不抱,讓他自己走。爸爸是男人,本身就有陽剛之氣,對孩子有潛移默化的影響。當然,媽媽的教育也是必不可少的。有時,家裏來了叔叔、伯伯,母親可以盡量讓孩子和他們接觸,甚至讓這些親友帶他出去玩玩,以給他男子漢的影響。
男孩子通常在接受科學知識方麵能力較強,但不開竅的男孩人數是女孩的5倍。他們讀書費勁,寫字出錯。為此,老師和家長大聲斥責,恨不能把知識輸入他們的頭腦。應該說,有過錯的不是孩子,而是他們的遺傳性——大腦左半球“閱讀管道”堵塞。愛因斯坦8歲才學會字母表,但這並不妨礙他成就輝煌。
同時,男孩子從小喜歡集體遊戲,到了高年級發展為偏愛小組活動,許多人隻受命於同伴或屈服於老師的權威。所以,重要的是從小教會他們獨立思考和獨立決斷的能力。
“專家提醒”
男孩子往往比女孩子更不願意離開父母,特別是離不開媽媽。在出生後的頭幾年裏,兒子比女兒和媽媽更緊密地聯係在一起。通常3歲的女兒已經做好離開媽媽的準備,而兒子平均要晚一年。這時,該考慮把男孩子送往幼兒園了。
在心理上,男孩子比同齡女孩對自己的痛苦更敏感。雖然沒有哭,那是因為他們從小就被喚起這種意識:掉眼淚——害羞不害羞;哭——不是男子漢……
因此,身為家長,最好不要對兒子說,“男兒流血不流淚”之類有礙兒童身心發育的成人意識。因為,這會讓孩子潛意識中深藏著的消極情緒不能發泄出來。讓男孩子們自由自在地表達感情吧!這樣,他們將更快地學會駕馭自己的感情。
教育喜歡撒謊的孩子
撒謊不是好習慣,但是對於學齡前兒童撒謊的現象,家長應首先弄清楚孩子撒謊的原因,不要單純地訓斥和打罵孩子。
心理學家指出,學齡前孩子撒謊也是根據其不同的年齡階段逐步發展的,比如當孩子三四歲的時候,他們開始出現了豐富的想象力,大部分學齡兒童的想象力都相當豐富,他們的頭腦中充滿了奇思妙想,會編造出許多故事。如果你的孩子說他在陽台上看見了外星人,這並不是故意撒謊,反而是孩子智力發展的一個標誌。孩子仍在判斷什麼是真的,什麼是假的,他們很難分辨現實與夢幻。
當孩子五六歲的時候,他們的想象力進一步發展,撒謊的現象更嚴重了。那麼父母該如何教育呢?薩尼博士說:“長篇大論地說教誠實美德是學前兒童所不能理解的,這可能會使他日後更不願意跟你說話。他隻知道他是一個有需要的孩子。”所以,你應該把注意力放在孩子的錯誤上,比如他偷吃了小朋友的餅幹,你可以這樣說;“我知道你怕我會生氣,但我看到了你在偷吃。我相信下回你要是事先跟他們打招呼,他們一定會大方地給你餅幹吃的。”
當孩子上學了,他們會意識到說謊可能是一種解決問題或逃避懲罰的策略。馬薩諸塞大學心理學教授羅伯斯·費爾曼博士說:“他們的撒謊變得更有用心,因為孩子考慮到什麼樣的信息會對他們有利。一個6歲孩子也許會知道,’我的狗把我的作業吃了’不會讓老師上當,但類似’我昨晚病了,所以沒做作業’,可能會行得通。”
可見,孩子還懂得用試驗去驗證自己說謊的技巧,並觀察這個方法管用不管用。這個時候,作為孩子的父母即使發現了孩子的謊言,也不要立即就揭穿孩子,當然,如果是你的孩子做錯了事卻用謊言來掩飾,或者他的謊言相當重要,有時候簡單地指出他的錯誤之處就能恰當地教育孩子。比如說他偷了一個朋友的玩具,然後跟你編故事,你不必嚴厲地責備他,隻要讓他兩天不準看電視就可以了,並且明確告訴他:第一天是懲罰他的偷竊行為,第二天是懲罰他的撒謊。不過,如果孩子爽快地承認了自己的錯誤時,也不要忘記給他表揚。
雖然每個孩子偶爾會撒謊,但作為家長,你不得不反省孩子習慣性撒謊可能是源於過度嚴厲地管教。你的孩子也許承受的壓力太大,你的標準也許要求太高。你要捫心自問一下:你有沒有造成這樣的一種環境,使孩子覺得能很安全地告訴你真相?你能做些什麼使孩子敞開心懷呢?
專家的建議是:每天留幾分鍾與孩子麵對麵談心。當你的孩子承認玩足球後做作業太累或他的數學成績很差時,別感到不高興,要誇獎他的誠實並幫助他想出改善情況的方法。要對孩子有同情心,那他在將來就會更容易地承認錯誤。同時,告訴孩子,你信任他也是一種非常好的鼓勵誠信的方法。
據調查,孩子捏造撒謊的種類並不亞於成人,包括無惡意的謊話、社交性的謊話、殘酷的謊話和善意的謊話、隱藏事實、逃避處罰的隱瞞性謊話,以及蓄意說謊以獲利或增加威信的明顯謊話。事實也證明,無論父母如何管教孩子,孩子遲早會對父母撒謊,那麼除了孩子的想象力之外,還有什麼原因使孩子撒謊的呢?
因害怕訓斥、打罵而說謊
孩子對周圍的一切都感到好奇,特別是家裏剛買來的東西,非要用手拿一拿,仔細看看,往往一不小心,就弄壞了東西,這時孩子內心緊張而產生恐懼心理,害怕父母的訓斥和打罵,不知不覺地開始說謊。有的孩子在做錯事情以後,內心會受到一種壓迫,擔心受罰而誘發其說謊。
父母的錯誤導致孩子說謊
父母的行為對孩子的成長有直接而深刻的影響。如剛上幼兒園的孩子常愛哭愛鬧著不去,有些父母總愛說,今天就去一次,明天就不去了。可事實並非如此。時間長了,孩子就會認為說謊是很正常的,無形中從父母那裏學會了說謊。
另外,父母對孩子及其他人說謊的態度,對孩子的影響也不可忽視。如孩子說謊,父母沒有及時指出來並給予批評教育,對其他人類似的情況也不表示反對,沒有提出自己正確的態度。孩子從父母的態度中看不到一個是非標準,隻能接受父母的態度,認為說謊沒有什麼不對。
孩子的自卑心理導致說謊
有些孩子因學習成績方麵的原因常得不到老師表揚,在同學中也不引人注目,孩子會有不如別人的自卑心理。所以,孩子們有意識說謊是帶有企求獲得表揚的心理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