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修煉的作用可用這樣一個例子來說明。《讀者文摘》雜誌前幾年曾報道過一個中學籃球隊的故事。他們做了一個實驗,把水平相似的隊員分為三個小組,告訴第一個小組停止練習自由投籃一個月;第二組在一個月中每天下午在體育館練習一小時;第三組在一個月中每天在自己的想象中練習一個小時投籃。結果,第一組由於一個月沒有練習,投籃平均水平由39%降到37%;第二組由於在體育館堅持了練習,平均水平由39%上升到41%;第三組在想象中練習的隊員,平均水平卻由39%提高到42.5%。這真是很奇怪!在想象中練習投籃怎麼能比在體育館中練習投籃要提高得快呢?其實很簡單,因為在你的想象中,你投出的球都是中的!成功者就是這樣,在辦公室、運動場不斷地鍛煉著自己,他們創造或模擬每一個他們想要獲得的經曆,他們模擬成功,仿佛他們是最優秀的。在自我暗示、自我激勵的作用下,他們各種優良的品質得到了塑造和完善,最終真的獲得了成功。
調查資料顯示,世界上許多品格高尚的成功者,幾乎每個人都是心理模擬方麵的大師。他們懂得讓自我修煉處於不斷的提高中。他們雖然有時沒有工作,但他們在不停頓的練習中使自己對待艱苦的工作更為堅強了。他們知道想象是促進自我品質提高的最好工具,想象是成功者的天地。
總之,要想培養優秀的品質,成就一個偉大的人生,就必須不斷地進行自我修煉、自我激勵、自我提高。
品質點睛:優秀品質的修煉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需要自己不斷地努力,不斷地完善。這個過程是對靈魂到行為的打造,是對意誌力的考驗。而一旦完成這個過程,將會成為人人敬重的成功者。
榜樣是品質培養的路標
名人名言
要成功,先選擇一個你最崇拜的人,並寫出你崇拜的原因及他身上的優點,隻要經過一段實踐,你崇拜對象的優點就成為你自己的,假以時日,就全部成為你自己的習慣了。
——沃倫·巴菲特
選擇一個英雄作為你的榜樣,不過你最好是與他競賽,而不是亦步亦趨地模仿他。世上有各式各樣的偉人,他們在自己本行業中選一位頂尖人物作為自己的楷模,不過不是要機械地仿效他,而是要超過他。
名人的影響是巨大的,例如周恩來,從小就立誌“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是一個極富人格魅力和獻身精神的人物,他折衝樽俎,縱橫捭闔,人格魅力熠熠閃光,令世界肅然起敬。這種影響的感召力不僅澤被今世,恐怕還會延之久遠,很多青少年都把他列為“我最崇拜的名人”。
可以說,很多偉大的人物都是我們學習的榜樣,更是我們學習、生活中各個方麵的優秀典型。
大文豪蘇軾的成功就緣於其母親給他樹立很好的榜樣。在蘇軾10歲那年,父親蘇洵到京師參加科舉考試,母親程氏在家教蘇軾閱讀古今名著。
一次,當母親給蘇軾講《範滂傳》時,母親感慨萬千地講解這篇傳記,極力讚揚範滂的為人。
範滂是東漢後期人,他廉潔耿直,是貪官汙吏的死對頭。他被誣陷,朝廷下令逮捕他,為了不連累他人和自己的母親,他義無反顧、毫不畏懼地去投案。臨行前,範滂的母親堅定地對他說:“你是與其他正直的名士一起,為正義而死,那是值得的!”蘇軾聽了十分感動,他決心以範滂為榜樣,做一個頂天立地的正直的人。蘇軾認真地告訴母親:“範滂是個頂天立地的人,我要向他學習!”母親聽到年幼的兒子能說出這樣的話,真是非常高興。
蘇母勉勵蘇軾向範滂學習,這對蘇軾以後的成長產生了很大的影響。蘇軾成年以後,在文壇上是個才華出眾的大家;在官場上,他也是一個正直清廉、不同凡俗的好官。在徐州任上,當黃河決口、水湧城下時,他拄著竹竿涉水來到兵營,動員兵士們全力築堤保護百姓,得救的人們無不心存感激。他在杭州任上,大力提倡興修水利,為當地百姓造福。至今西湖中的“蘇堤”還記載著他的功德。所有這些,不能不歸功於範滂的榜樣作用。
還有成功學大師戴爾·卡耐基,能取得令人敬佩的成就,就得益於以偉人林肯、愛因斯坦等為榜樣。
在卡耐基的一生中,林肯的影響非常重要。他把林肯視為自己的楷模,汲取林肯的生活經驗和奮鬥精神,鼓勵自己戰勝困難、走向成功的勇氣。林肯由一個貧窮的孩子成長為統率美國的政治家的曆程,深深地打動著卡耐基。正是以林肯為榜樣,卡耐基才有信心一步一步地邁向自己的成功之路。
卡耐基對林肯的認識都記述在他所寫的一本林肯傳記中。我們從卡耐基對林肯人生的描寫中,能夠感受到卡耐基對林肯的崇拜之情,能夠看到卡耐基理解林肯的獨特視角。
在卡耐基課程中,他多次提到林肯的故事,仿佛林肯就是他的一麵鏡子。卡耐基認為,與林肯相比,他在童年所受的教育要優越多了,因此,他覺得林肯能在很艱難的情況下發奮讀書,是林肯不向命運屈服的表現,也是自己應該向林肯學習的地方。
假如林肯麵對暫時的挫折就不再前行、不再奮鬥,那麼他隻能是一個普通的律師,而不可能成為美國曆史上偉大的總統。
卡耐基也認識到,即便是偉人也有失意的時候,關鍵在於如何迎接生活的挑戰。林肯做到了,成功了,卡耐基本人也同樣如此。卡耐基從林肯的奮鬥曆程中汲取了有益的經驗,每當遇到困難時,他便想起了林肯,渾身就充滿著必勝的信念。
卡耐基敬仰偉人,不是隻崇拜他們身上的光環,而是從對他們的理解中發現他們的可貴之處、超人之處。而當卡耐基自己在生活中碰到各種各樣的困難和問題時,這些偉人們的處理方式就會給他提供榜樣,促使他奮發向上,不斷前進。
我們心中一旦有了榜樣,我們的行為做事就會有動力,我們就能自身產生抗打擊、耐挫折的精神力量。如果讀過阿累《一麵》的人,就會知道阿累在遭受種種非人折磨打擊的時候,他所崇敬的魯迅先生在其精神上是起著什麼樣的作用的。一般說來,榜樣鼓勵力量的大小是與榜樣本身社會地位的高低、社會貢獻的大小成正比的,榜樣人物的社會地位越高,對社會的貢獻越大,那麼對他們萌生的“向往”之心就會愈加強烈激發起我們對大師為人的崇敬之情和“向往”之心。隻要這份心真正能夠樹立起來,那麼將對我們以後的學習、做人都會起到深遠的積極作用。
品質點睛: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在培養品質的過程中,如果能為自己選擇一個優秀的榜樣人物,就等於有了前進的路標。這樣我們就不會偏離航道,成功的過程將會大大縮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