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章 孟母家訓(1 / 1)

【訓主簡介】

孟母,戰國時期大思想家孟軻的母親仉氏。孟母教子,有兩個膾炙人口的故事:一是“三遷”。相傳孟軻幼年時,鄰裏環境不利於孟軻學習,孟母便三次遷居,使兒子得到比較好的學習環境。二是“斷織”。相傳孟軻少時廢學回家,孟母正在織布,於是引刀斷其機織進行引導。孟軻因此勤奮自學,師事子思,遂成大儒。在封建社會中,孟母被推崇為賢母的典範。

荒廢學業猶如割斷機織

【原文】

子之廢學[1],若吾斷斯織也[2]。夫君子學以立名[3],問則廣智[4],是以居則安寧[5],動則遠害[6]。今而廢之,是不免於廝役[7],而無以離於禍患也。

——節錄自《女學》卷三第九十四章

【注釋】

[1]子:你。

[2]斯:此;這。

[3]君子:具有高尚道德品質的人。立名:樹立名聲,獲得功名地位。

[4]問則廣智:勤問就能增長智慧。

[5]居則安寧:隱居則求得安定寧靜。

[6]動則遠害:出仕做官則求得遠避禍害。

[7]廝役:幹粗雜活的奴隸。後來泛指為人驅使的奴隸。

【譯文】

你中途荒廢學業,就像我割斷這個機織一樣呀。大凡君子求學是為了樹立名聲,獲得功名和地位,勤問才能增長自己的才幹和智慧,於是他們隱居就想求得安定寧靜,出仕做官就想求得避開禍患。現在你中途放棄學業,這樣免不了要做一個受人驅使的奴隸,而無法遠離禍害了。

【評析】

孟母為了讓兒子有一個比較好的學習環境而三遷其居,為了讓兒子明白廢學的危害而用刀斷機織。孟軻在母親的諄諄教誨下成了大儒,而孟母教子也成了流傳千古的典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