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視動畫設計中的色彩藝術探究
藝術天地
作者:張琪
摘 要:本文結合我國當下的精神文明建設,從文化的角度切入,簡要地介紹了影視動畫中的色彩藝術。並根據自身的理論學習與實際上的經驗提煉,對其設計中的色彩藝術進行了初步的粗淺論述與探討分析,希望通過本文的探究可以引起更多的熱愛該方麵的人們來參與探討,從而真正的提高我國在影視動畫設計中的理論研究水平與實踐應用能力。
關鍵詞:影視;動畫設計;色彩藝術;探究
[中圖分類號]:J218.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5)-32--02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物質文明生活的充裕,文化生活需求也越來越高。尤其是近些年來的影視動畫產業在國內的發展,更加開闊了人們的眼界,而且其中的各種色彩藝術應用也讓人充分地感受到了藝術的魅力。因而對其加大研究力度,提高這方麵的理論水平,增加技術應用手段,對於推動我國的影視動畫產業有百利而無一害。
一、概述
從文化的角度來講,影視動畫產業的確是其重要的內容之一,尤其是近些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與精神需求的增長以及人們眼界的開闊與知識水平的不斷提高,其作為一大文化產業也日益顯現出在人民文化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從專業的角度來講,色彩藝術的運用在影視動畫製作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因為它主要是一種重要的視角表達,也可以將其比作動畫設計的靈魂,其中蘊含著集體性的價值心理體驗與情感的共通,將其運用得好,發揮出優質效果對於一部影視動畫來說,將會給觀者帶來無盡的視覺衝擊力與強烈而深刻的感染力,因而必須加大對其研究力度,在提高鑒賞能力的同時,將技術應用能力拔高。
二、作用分析
1.從故事情節方麵看
色彩與人類的內心體驗有著密不可分的聯係,根據心理學家古爾德斯坦的研究可以了解到,有著較長波長的色彩可以引起擴張性反應,有著較短波長的色彩則會引起收縮性反應。
因而可以理解,不同的動畫製作中會根據不同的故事與情節需要而運用相適合的色彩風格,因為當其應用的十分成功之時,給觀者所造成的衝擊力主要是來自於其所渲染的氣氛,尤其是循著故事的向前發展,各大情節的轉換與變化,色彩會跟隨其中,與其共同發生轉化與變遷,從而帶領觀者進入不同的經過預先設計好的視角效果造成的幻景之中,讓其與其中的角色遭遇,角色所表達的心境經過色彩的烘托,顯得更為真實,更加能夠刺激觀眾的眼睛,當觀眾將視覺衝擊進行消化的過程中,其色彩與情節的聯合早已對其內心的情緒造成了大量的入侵,從而使其得到了藝術感染與深入的體驗。最經典的《花木蘭》裏,替父從軍那一小節,與家道別,場景本身的設計與道別時的內心痛苦,壓抑,不舍而又兩難,悲傷而又苦悶的心境通過烏雲密布的天色與滂沱大雨得到了合理的釋放與表達,從而讓觀深深地感受到那種淒涼與無奈,同時也讓觀眾體會到了那種大悲劇中所映射出來的人物的偉大人格與精神風格。
2.從意境方麵看
如同詩一樣,意境在影視製作中也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而色彩在這方麵就是藝術家所要表達意境設置的主要手段之一,通過對作品內在感情的深層表達,欲與觀眾的內心情感進行交流互通,達到藝術效果,從而淨化或提升,塑造其精神,就應該緊緊地握住這支彩色之筆,其在整個的運用過程中主要還是作為一種寫意手段來表達,襯托劇情,其客觀方麵的效果展示與營造主要是為了達到與主觀內心情感的共融,從而真正的推動故事進一步深入,其中的特定運用,使象征與寓意性表達更加貼近,也使其內容的表達更為清晰,有助於作品中的哲理植入與明確表達。意境之美本身隻有應用於與自然同在的客觀性表達手段,而色彩就是其中的主要內容,因而可以說,色彩築就了作品內在意蘊的外在表述,成功地將作者的理解更為有效地傳達給了觀眾。
三、色彩藝術探究
1.在角色造型方麵
動畫角色的設計中,其基本的元素是色彩,如同形狀對於角色形體特征方麵的固定一樣,色彩卻在另一種性格特征方麵發揮著增強的作用。可以類比紅臉關公,白臉曹操之類戲劇藝術中的色彩運用。為了使角色的性格更加鮮明,豐富,或者為了達到獨有的藝術審美效果,在整個的動畫製作過程中,將色彩恰當地運用是其最為直接而有效的手段。在這方麵不隻是單一的應用,而是要綜觀全局,從整個的影視動畫作品的整體來理解進行角色塑,並且在運用恰當的色彩時也應該根據劇情的設計與故事情節環節的發展來確定,並不是簡單地去進行色彩素描。比如角色的造型包括了其服飾,頭發,體型,氣質特征等,因而要突顯諸方麵,就要學習如何運用色彩藝術來對角色進行造型。比如《卑鄙的我》中的小黃人的設計讓人總是過目難忘。還有《機器貓》中的小叮當,用白藍二色為主要搭配,從中蘊含著深邃與神奇,和平與空靈,其角色造型所表現出的形象無論如何都給人一種驚異與異想天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