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透過莫紮特歌劇洞悉古典主義音樂文化的特征(2 / 2)

魔笛的曲式結構類似於大規模的奏鳴曲樂章,以情節的展開,人物的發展,和調性關係為基礎。第一場既為呈示部,用神話的元素作為第一個一係列的事件,最後以薩拉斯特羅的廟宇為場景的第二樂章,作為第二個對比性的主題,以更大的規模繼續發展以上情節,用它的壓力感、緊張感和增長和變化過程作為黑暗和光明相互爭奪至高無上的權利的力量。[3]薩拉斯特羅的詠歎調“在這些神聖的宮殿裏”接下來變成了和聲和戲劇的轉折點,同時終曲關注的是對立麵的和解,並以再現和尾聲的方式總結了歌劇的寫作藝術。

莫紮特是音樂史上最偉大的戲劇作家,不僅吸收和精練了他那個時代的所有作曲家的風格,還在曆史資料中搜索並重新發現被他同時代的作曲家所遺忘和漏掉的東西。[4]他那個時代所有風格的聲音都可在他的音樂中聽到——諳於世故的洛可可的優雅風格和回歸大自然的鄉村特點,天真無邪和流暢的對位技術,古典的靜穆和溫柔的真情風格,崇高的客觀陳述,嘈雜的喜歌劇(Opera buffa)中的滑稽動作,天堂般的寧靜和魔鬼般的狂風暴雨,激烈的反抗和悲劇式的妥協。與隻是一個包容全國性的各種思想的人不同的是,他利用了所有物質、技術和思想的財富,把它們運用於他的情感表達上來,並融入到他作為一個作曲家短暫的35年的強有力的個性中去。沒有一種他的時代的風格和曲式沒被接觸和形成,通過他那神奇的音樂想象力,他的精神升華和點亮了他所寫的每一個樂章。

結語:

莫紮特是古典主義音樂的巨匠,他的創作形式多樣,數量眾多,引用的民間素材及旋律總是經過詩意般的加工,莫紮特的歌劇創作是18世紀音樂文化各方麵成就的輝煌總結。莫紮特謝世已經有幾百年了,但他遺留給我們的音樂財富是人類藝術寶庫中的珍品,猶如璀璨的明珠,仍然釋放著絢麗的光彩,為世人所喜愛。無論是演奏家、藝術家、在校師生、作曲家、指揮家以及所有喜愛音樂的人來說,都是值得學習與研究的瑰寶。

參考文獻:

[1]人民音樂出版社編輯部:《西洋音樂的風格與流派》,人民音樂出版社,1999年8月版。

[2][日]屬成:《名曲事典》,華夏出版社,1999年8月版。

[3]於潤洋:《西方音樂通史》,上海音樂出版社,2001年5月版。

[4]沈旋、穀文嫻、陶辛:《西方音樂史簡編》,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1999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