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故事
幫助孩子提高辨別是非的能力。
教會孩子用繪畫的形式把自己同情別人的情感和幫助別人的行為畫下來,裝訂成一本連環畫,經常看一看、說一說。
1.爸爸媽媽可以經常選擇一些能夠體現關愛之情的故事,講給孩子聽聽。
2.在聽故事的過程中,和孩子一起討論故事中哪個人物好,好在哪兒)哪個人物不好,為什麼,你想對他說些什麼等。形成孩子愛的意識,萌發孩子愛的情感和行為。
3.請孩子想一想自己有沒有關心、幫助過別人,當時心裏是怎麼想的,有什麼感覺等。
4.鼓勵孩子把自己幫助別人的事情畫出來,並幫助孩子把畫裝訂起來,做成連環畫,經常看看、說說,以此來激發他繼續關心、幫助別人的感情。
父母對孩子的繪畫技能不要做要求,畫畫的目的隻是讓孩子在畫畫、想想、說說的過程中強化和鞏固他的良好行為,此活動需要一家人長期堅持。
培養孩子的同情心、愛心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應持之以恒。
富有愛心的故事可以在各種兒童讀物中找到,也可以由父母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進行創編。
爺爺奶奶我愛你們
讓孩子在遊戲中體驗到尊重別人和被別人尊重的愉悅心情。
教給孩子一些尊敬長輩、關愛他人的具體方法。
1.爸爸媽媽和孩子共同進行場景布置,潛移默化地讓孩子體驗家人平時幹家務的辛勞。
2.遊戲中爸爸媽媽可以以小動物的身份扮演爺爺奶奶,也可以設置一些情節,喚起孩子的同情心。如:“小貓咪,爺爺奶奶今天累了,腰動不了了。”“我今天頭有點疼。”引導孩子在遊戲中給爺爺捶捶背或給奶奶倒杯茶等。
3.遊戲中還可以交換角色,請孩子扮演爺爺奶奶,爸爸媽媽扮演孩子,給孩子示範關心的話語,如:“貓爺爺,您好點沒有?”“兔奶奶,您休息一下吧,我幫你捏一捏您就會好點的。”
遊戲中,父母要用商量的口氣向孩子請求幫助;“你能給我幫點忙嗎?”孩子一旦感到受到尊重和信任,加上角色的作用,便會非常愉快地答應,並學著大人的樣子認真去做。
父母在得到孩子的“幫助”後,一定要表達出感激之情。讓孩子感受到他在關心尊重長輩的同時自己也受到尊重,從而覺得愛別人、關心別人是一件愉快的事。
父母一定要投入遊戲中,借助遊戲的力量給孩子良好的示範。要知道孩子在遊戲中學會的關愛會自然地遷移到生活中去。
溫暖陽光箱
和孩子一起為木木和阿雪關心企鵝奶奶的故事而感動。
鼓勵孩子想一想,除了陽光箱,企鵝奶奶還需要什麼關心和照顧。
1.爸爸媽媽可以用平緩、優美的聲音給孩子講《陽光箱》這個故事,隻要孩子感興趣就可以多講幾遍。
2.故事講完後,和孩子一起討論:木木和阿雪為什麼要給奶奶送去這個大箱子?奶奶收到陽光了嗎?奶奶的心裏高興嗎?如果是你,你會給企鵝奶奶送去什麼呢?
3.鼓勵孩子想一想自己的爺爺奶奶需要什麼,為他們挑一件禮物。
這是個令人感動的故事,孩子隻有用心去聽,才能體會到故事中的木木和阿雪對奶奶的關心,所以父母選擇講述故事的時機一定是孩子願意靜下心來聽的時候。
在講這個故事前,父母可以有意識讓孩子去摸摸剛收下來的衣服,到了晚上再去摸一摸,感受溫度的變化。孩子有了東西被太陽曬暖和,隨後又會變冷的經驗,才能更好地理解這個故事。
對孩子的關愛教育不能隻停留在對故事的理解和遐想上。父母可以遷移孩子的情感和經驗,詢問孩子爺爺奶奶冬天最需要什麼,並和孩子起置備,鼓勵孩子親自送給爺爺奶奶。
溫暖陽光箱
夏天一一南極村最美的季節來到了,陽光暖暖地灑在地麵上,小企鵝木木和阿雪爬上大岩石舒舒服服地攤開身體曬太陽,木木拍拍大肚皮高興地說:“真暖和啊!”
“是啊!陽光真好!”阿雪開心地笑了。他眯縫著被太陽照花了的眼睛,望著天上燦爛的太陽,心裏想:要是天天都有太陽照著,那該多好啊!
“阿雪,我有個主意。木木激動地拉著阿雪往家裏跑,邊跑邊說:“我們找個大箱子把陽光裝進去,到了最寒冷的日子就不用怕了。”